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平菇污染料的再利用

2020-07-29 15:02:03  来源:农业科技报

平菇栽培中,常因环境污染严重、菇房消毒不严、菌种老化等造成接种后培养料受杂菌感染报废。为了不浪费原料,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污染料进行处理:

巴氏灭菌法:每100千克污染料用6~7千克石灰,400~500克的25%多菌灵,将污染料调至含水量达65%。拌匀后,尽可能地把料堆高,用4厘米粗的木棒在堆上垂直打孔至底部,每隔30~40厘米打一孔洞,旋转拔出。打完后,覆膜发酵,待料温升至60~70℃时翻堆。复堆后,按前法再翻堆两次,然后散堆降温,接入生活力强的菌种,用种量为15%左右。

常压灭菌法:先将污染料晒干,晒时用耙子耙动,共晒2~3天。按污染料100千克、石灰3千克、多菌灵300克来配料,将含水量调至60%左右,装袋后在常压下灭菌10~12小时,再闷12小时,待冷至常温后,接入适龄菌种。

接种后,培养室温度保持在15~20℃,菌丝能正常发育,35天左右即可满袋,40天出现菇蕾,再过4~5天就能收菇。发育时间比正常料晚5~7天,可收2~3潮菇,生物效率达70~80%。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