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黔江全力推动脱贫攻坚走深走实

2020-07-27 10:09:28  来源:武陵都市报

近年来,黔江区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过程中,重点聚焦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饮水安全保障、危旧房改造等方面,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走深走实。

“我们有低保,有残疾补助,还栽种一些蔬菜水果拿去卖,生活基本上没得问题。”近日,家住中塘镇兴泉社区的贫困户向国庆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曾经做梦都没想到还能住上新房子,扶贫工作队一有空就到家里嘘寒问暖,宣传扶贫政策,生活也有了盼头。

据了解,向国庆家前几年冬天因火灾房屋被烧,加上他老伴是聋哑人,夫妻二人的劳动力比较弱,因此成了建卡贫困户。当地扶贫工作队得知他们家的实际情况后,给他们家进行了捐助,并帮助他们家修好了新房。

记者看到向国庆的家里厕所、厨房、客厅、卧室一应俱全,里面有一些家具家电。在房屋前面有一个小坝子,房屋周围是他们家栽种的蔬菜瓜果,数十只散养的土鸡正在菜地里觅食。

“得知我们家的情况后,政府的扶贫人员四处奔走,联系区残联给我们家补助了17000元。根据D级危房改造政策,又给我们家解决了21000元。”向庆国表示,房子是一层楼的小洋房,完全够住。多亏了政府的扶持,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记者了解到,黔江区各级各部门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入村后,根据各贫困户实际困难和脱贫意愿,组织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切实做到用心扶贫、用爱关怀,这才让向国庆这样的贫困户逐渐摸出了致富门路。

近年来,黔江区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提质发展工业经济,加速打造旅游产业,稳步提升现代服务业,自2017年历史性摘掉国家贫困区县“帽子”,如今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3%降至0.05%。各村集体经济也有了很大改观,小南海镇荆竹村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村里的白茶产业发展了500余亩,你别看现在满山都是茶苗,前几年这些都是荒芜了的土地,为了改变集体经济空壳现状,最终村里在政府的扶持下引进了白茶产业。”据荆竹村党支部书记杨再学介绍,荆竹村白茶产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目前取得了阶段性实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务工,成了村里留守劳动力的主要增收途径。

当日,记者在荆竹村2组的茶园里看到,十几位身披雨衣的茶农正在忙着管护茶园,连绵的阴雨天气并没有影响大家劳动的热情。“只要你有时间,就可以来茶园里帮忙干活,干得多的一个月工资在2200元左右,做得少的也有1800元左右。在这里上班的很多都是贫困户,能在家门口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大家都觉得很幸福。”在基地里干活的贫困户李方平告诉记者。

事实上,荆竹村的白茶发展史只是近年来黔江区为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定向“喷灌”、定点“滴灌”,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努力探索一条拔“穷根”、战胜贫困、致富奔小康之路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黔江区“3+X”农业产业体系提质增效,建成亩产万元立体农业基地13.1万亩,蚕茧产量连续8年全市第一,获评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脆红李之乡、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下一步,黔江区将继续发展产业促增收,巩固脱贫质量;不断夯实基础强弱项,提升脱贫效果;围绕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责任的工作要求,扎实抓好脱贫后续工作,全面补齐脱贫短板,实现全区同步小康工作目标。(记者 田丹 实习生 杨凤娇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