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脱贫先立志 幸福靠奋斗——记三星乡石星村新春组建卡贫困户马培朋

2020-05-28 09:44:44  来源:中国石柱网

马培朋在管理辣椒苗

凌晨五点,天刚微亮,三星乡石星村新春组已脱贫户马培朋起床匆匆忙忙洗漱完毕后,便走进苗棚里拔起育好的秧苗,随后来到平整好的稻田里开始插秧。时近中午,稻田里便铺下了一块“绿毯”,一行行嫩绿的禾苗迎风招展。

“脱贫靠双手,有这么好的扶贫惠民政策,只要勤劳苦干,没有翻不过去的坎。”面对贫困,立下脱贫志的马培朋从未低头和气馁,他自强自立,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得十分坚定;他心怀感恩,从贫困户到村民小组组长,从受人帮助到带领群众致富,他一直用真情在付出。

初尝甜头 吃下脱贫摘帽“定心丸”

2014年,脱贫攻坚工作刚开展时,已过不惑之年的马培朋因缺技术而被评为贫困户。除了种植传统的水稻和玉米外,平时只能在附近打小工,依靠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

如何摆脱贫困,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成为压在马培朋心里的一块“大石块”。

2015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帮扶下,马培朋种植了5亩辣椒。从种到管到收,扶贫工作队和村组干部对他“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点对点”展开现场服务,让马培朋吃下了发展产业脱贫摘帽的“定心丸”。

既能吃苦又虚心好学的马培朋通过精细管理,辣椒长势良好,当年销售辣椒收入1.7万元,仅此一项,一家四口人均收入4250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

马培朋在移栽有机水稻秧苗

多产并举 巩固脱贫成果不放松

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摘掉了贫困帽后,马培朋致富的动力更足了,整日乐此不疲地为自家的幸福生活忙碌着。

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来,他将家里的6亩土地入股到专业合作社,种植上了中药材皱皮木瓜,并套种上了辣椒。村民外出务工后无人耕种的土地较多,他不辞劳苦整理出来,将辣椒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亩。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帮助下,马培朋将以前种植的传统水稻改为有机水稻。因忠厚老实、勤劳肯干,他和老伴徐洪英进入“三星香米”的“扶贫车间”,当起了工人。

好日子不是等来的,要靠勤劳的双手干出来。2019年,马培朋在皱皮木瓜套植的10亩辣椒收入2.5万元;种植有机水稻4.5亩,销售有机稻谷和稻田鸭收入近1万元;在“扶贫车间”上班,其夫妻一年收入3万余元。

“巩固脱贫成果,后面的路还很长。”马培朋并不满足于此,通过志智双扶和帮扶带动,让他在“鼓了腰包”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更“富了脑袋”。言谈举止中,马培朋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他坚信着越奋斗越幸运、越奋斗越幸福。

今年,马培朋将套种辣椒的面积增加到了15亩,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了5亩,通过“返租倒包”模式从专业合作社倒包15亩皱皮木瓜进行管理,在“扶贫车间”务工的同时,家里还饲养起一头母猪。勤耕劳作中,他期待着又一个丰收年。

心怀感恩 带领村民共奔小康路

由于自强自立,马培朋在新春组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在2016年,经过投票,村民们选择他成为村民小组长。

身份的转变也让马培朋肩上多了几分责任,他说:“当村民小组长,既要乐于奉献,还要务实为民。”

他组织村民到村里的扶贫夜校上课,学习粮经作物种植新技术;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家庭收入;带领村民整治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配合乡、村两级,硬化乡村公路,解决村民出行难……到2019年底,新春组3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冬去春归,桃红柳绿又一年。时下,新春组346亩皱皮木瓜长势喜人,在家的村民们已移栽辣椒120亩、移栽有机水稻95亩。田间地头,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给予的温暖……”心怀感恩的马培朋时刻提醒自己:“既然群众信任我,推选我任组长,我就要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马培朋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感恩诺言,带领乡亲们正在小康路上努力奔跑。(记者 隆太良 文/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