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巴南的消费品工业,很多人可能还不太清楚,但一提起“自由点”“锦晖陶瓷”“玛格全屋定制”“巴南银针”“桥头火锅”“恒安纸业”“恒升珠宝”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那么你就绝不会陌生,它们都是巴南消费品工业的代表,更是巴南推动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所在。
如今,在重庆加快建设西部地区消费品工业先进制造基地和创意创新中心的征程中,巴南被赋予了建设消费品工业创新生态集聚区的重任。
以此为目标,巴南区正着力以创新赋能,提升消费品产业能级,打造西南地区集轻工、日用、消费、旅游为一体的重庆市消费品高质量发展创新生态集聚区,加快建设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努力成为全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引擎,进一步提升消费品工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发挥区位产业优势,狠抓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巴南区将消费品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不断推动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步伐,基础不断夯实、链条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涵盖日用化工、生活用纸、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门类的消费品产业集群,成为巴南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与生力军。
2019年11月,位于重庆国际生物城的百亚股份旗下时尚卫生巾品牌“自由点”,重磅亮相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成为首个在法国最高艺术展览中心展出的中国卫生巾品牌。国货品牌出征巴黎并斩获殊荣,不仅是因为“自由点”从颜值层面接轨国际,更依赖于其先进技术和硬核产品力的提升。
每包卫生棉都可扫码溯源,让消费者放心消费;扫一扫婴儿用纸尿布包装袋上的二维码,也可及时获取生产信息……这些常见的日用消费品,都打上了智能化印记。百亚股份负责人介绍,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加快了智能化改造的步伐。最明显的变化是生产线对人工依赖少了,产品质量也提高不少。
通过企业建设的卫生棉生产研发和数据中心,将实现生产端与消费端链接,不仅每件卫生产品可以扫码溯源,让消费者清楚产品信息,而且企业也可通过搜集消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为研发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实现精准销售。
2019年,在行业整体盈利下滑的环境下,百亚的表现可谓令人惊喜,“自由点”品牌销量超10亿元。今年一季度,百亚工厂生产的卫生巾、护垫、婴儿纸尿裤、婴儿学步裤等产品共计6780621件,超计划23.77%,疫情之下,抢抓时机实现逆增长。如今,百亚旗下“好之”“妮爽”等产品也屡获殊荣,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而类似百亚这样的企业,在巴南还有不少。据统计,巴南区消费品类工业企业已达600余家,产业规模近200亿元,约占全市十分之一,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消费品工业生产基地。其中,规模以上消费品企业34家,产值占该区规模工业比重近20%,百亚卫生、重茶集团、桥头火锅、光大乳业、尚佳服饰、立泰服饰等6家企业的15个产品品牌纳入重庆市消费品工业重点培育品牌项目。
“下一步,巴南区将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发挥区位、产业等优势,围绕精制茶制造业、纺织、轻工等重点领域,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巴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培育壮大特色轻工和中高端纺织服装两大主导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和转型升级并重,引进培育更多的“高精特新”项目,构筑上下游产业链,强化补链成群,实现特色产业集聚,链上企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巴南消费品产业,占领更多市场、服务更多群众,提升巴南消费品工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
构建创新生态,提升消费品产业能级
创新是发展的“永动力”,在巴南消费品产业发展过程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过去的几年中,巴南区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与区内9所科研和高职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体系,共建成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44家市级创新平台等,建成13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8家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
“锦晖陶瓷”是巴南的传统消费品企业之一。近年来,在巴南区的大力推动下,企业结合“互联网+”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子,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定为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
“我们围绕市场需求,依托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创建‘集创家’工业互联网公司,完成从陶瓷行业向日用消费品行业转型升级,”企业负责人介绍,依托这一创新平台,企业拓展了以陶瓷、玻璃、塑材、竹纤维等材料为主的消费品设计开发、产品制造,首创以“云设计、云制造、云销售”“三朵云”为核心的战略模式——将“云设计”平台打造成工业设计创新为核心,设计资源共享与产业融合的全球互联网平台,打通消费者、设计与产业链,拓展工业设计中心内涵及功能,实现产品设计种类多、业务面广、上升空间大的发展势头。
如今,平台已有入驻用户3200家,成功开发了各类瓷酒瓶产品、彩陶新瓷种项目、双层窑变釉、烤盘系列等各类个性化产品,共完成工业设计项目46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362项,情感陶瓷系列家居产品、重庆印象便携茶具、海之韵陶瓷系列等设计作品相继荣获2017年、2018年“忽米杯”工业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设计奖项。
“目前,我们正围绕‘一院’(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一平台’(重庆消费品创意创新智库云服务平台)、‘一联盟’(重庆消费品工业创新产业联盟)、‘一中心’(西部消费品贸易中心)、‘三基地’(两业融合基地、创新品牌孵化基地和网红直播营销基地),举办‘一赛一会’(中国重庆‘长江杯’国际消费品工业设计大赛和中国重庆国际美食工业博览会)载体建设,加速构建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消费品产业能级提升。”巴南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巴南区将组建由产业研究中心、创新服务中心、产业合作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品牌中心和展示体验中心构成的消费品工业创新设计研究院,通过设计创新驱动,孵化一批优、精、美的新生代重庆品牌,帮助传统知名品牌创新升级。
同时,搭建重庆消费品创意创新智库云平台,加大知识产权、法律、投融资、成果转化、产业基金赋能、扶持政策赋能等创新支持力度,提供全链条精准高效服务,助力引进孵化更多设计企业和培养创新设计人才。加快构建产业创新联盟,整合工业设计公司、品牌营销公司、科研院所、产业基金公司、生产加工企业、律师事务所、直播服务平台、交易中心等各方资源,构建重庆消费品产业创新联盟,深化国内外行业合作交流,促进消费品产业能级提升,扩大巴南消费品品牌影响力,成为全市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引擎。
推动融合跨界发展,培育新兴消费品产业
现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品产业领域变化越加明显,“特色、智能、健康、时尚、精致”五大消费新趋势,成为消费品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为此,立足区域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兴消费品产业成为推动消费品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巴南区依托自身产业优势,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消费品工业与农业商贸、文旅融合发展,形成互为拉动、互为支撑之势,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初显,为巴南消费品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重庆玛格家居就是一个成功“跨界”的典范。作为重庆唯一定制家居品牌,在同行业企业大多陷入发展困境的情况下,玛格家居瞄准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特色、智能、健康、时尚、精致”的新要求,开启了一条互联网+精准化定制的发展路子。
“大家要求家具更加时尚、精致,我们就隆重推出现代简约系列产品,精美设计与优良工艺融为一体,全新演绎‘绅士品格’,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同。”玛格家居负责人介绍,除了注重产品颜值提升外,对于消费者的健康、智能等需求,玛格提升产品的治愈收纳功能,设计了柜内乾坤收纳系统,通过科学的空间规划,演绎生活的治愈哲学;做亮产品亲子环保家居特色,严选北美实木、德国夏特饰面纸、雷诺丽特膜皮等材料,采用生态木蜡油涂装,保证了玛格家居的天然环保。
同时,玛格家居充分整合产品体系,将传统定制服务与互联网结合,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打通了商品设计、销售、售后服务等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全产业链智能制造,终使企业跻身于行业前列。
拥有“巴南银针”“傲雪腊梅花茶”的重茶集团则大力推动工农文旅的融合发展,举办“定心采茶节”,建设了定心茶文化体验中心,广邀游客到茶园体验采茶乐趣,品新茶、采春茶,并将文化融入其中,让游客赏茶艺、炒春茶,现场感受非遗制茶技艺;同时,还开展吃茶餐、茶艺课堂等活动,提升了产品品牌形象、内涵和影响力。
“未来,我们将紧跟消费品产业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消费品工业融合跨界发展步伐,培育壮大更多新兴消费品产业。”巴南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巴南正依托南温泉、华南城、高职城、华熙文体中心等载体,打造重庆消费品新营销平台,加快建设两业融合基地、创新品牌孵化基地和网红直播营销基地,举办好中国重庆“长江杯”国际消费品工业设计大赛和中国重庆国际美食工业博览会“一赛一会”。
“我们将在此基础上,探索符合重庆特色的设计、销售、渠道、社群集群的新零售模式,进一步开发集生产展示、观光体验、科普教育等一体的旅游产品,厚植工业文化,真正将巴南打造成为消费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集聚区。”该负责人说。
姚小娟 王彩艳 图片由巴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