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碚区碚南大道的周崇光,这10多年来一直是北碚雨台山公园内的常客。今年“五一”,当他走进改建后重新开放的公园,收获了满满的惊喜。
“这两年来,除公园环境品质提升外,北碚城区的交通、文化、商业等品质,都大幅度得以提升。”周崇光说,“实施城市提升行动后,我们的生活品质也更高了!”
不仅是周崇光有此感受,北碚的市民,都对城市提升后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有切身的感受。
畅了一座城——
内外交通改善加快城市“血脉”畅通
“五一”前夕,北碚区歇马隧道通车后,家住歇马、在北碚蔡家上班的市民张成光,再也不用绕一大圈走北碚城区,只需10来分钟车程就到单位了。
“北碚城区的内外交通在持续改善后,城市的‘血脉’正在畅通。”北碚区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嘉陵江水土、蔡家大桥的开工建设和即将开工的宝山大桥,以及歇马隧道的建成通车,“三桥一隧”的城市交通主“动脉”将被打通。
在畅通城市“血脉”的毛细血管中,去年,北碚对14万平方米的主次干道、商圈、广场、北街小巷等区域的人行道进行了改造和修补。今年,又摸排出金华路、缙美路等27条城市道路,进行路面品质的提升。
“区委、区政府已制定出南下、东进、西拓、北连,打通北碚与主城都市区内外通道的交通建设目标。”北碚区相关负责人说,同时,还在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与四川绵阳携手,共同争取推进绵遂内铁路建设,以及构建绵阳——遂宁——重庆(北碚)——南充——广元——绵阳铁路循环、遂渝高速扩容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
活了一座城——
挖掘文化内涵增强城市人文品质
北碚,是一座饱含历史沧桑的故事之都,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城区。
依托优势资源,北碚将城市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让文化活了这座城,提升北碚城区的人文品质。
北碚是重庆第一座博物馆——峡区博物馆的诞生地,拥有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美好前景。全区正常开放的场馆有重庆自然博物馆、西南大学博物馆、北碚历史文化陈列馆、卢作孚纪念馆、四世同堂纪念馆、梁实秋纪念馆等30处。因而,在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中,北碚提出了建“百馆之城”。并制定出结合城市提升微改造工程,对闲置文化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活化利用,在5年内初步形成囊括科教类、历史类、艺术类、其它类4个类型的历史文化艺术场馆约100处。让“山水、人文、城市”为一体的“百馆之城”,成为北碚城市文化新符号。
靓了一座城——
高质量绿化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北碚的城市生态在主城一直名列前茅。在城市提升中,该区按照以绿靓城、花园城市的要求,高质量地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2020年,北碚区委、区政府提出“一年建示范、两年出效果、三年成景观”的目标,以花海山林、景观大道、特色公园、街头游园、精致节点、立体绿化为重点,构筑中心城区点、线、面、带相结合的绿化景观格局,努力实现城在绿中,人在花中,城市与自然共生共荣,全面营造鲜花满地,绿树润城的美丽北碚。
“邮票广场”是北碚城区高质量绿化的特色。去年,就在城区内,利用边角地、零星地建成了14个“眼可见、手可触、身可入”的小微“邮票广场”。今年,又计划建设24个。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15个。这些“邮票广场”精致小巧,为城市增添了“绿意”,为市民生活提升了生态品质。
公园,是北碚这座生态城区的又一特色。5月1日,大磨滩湿地公园已面向市民开园,除此之外北碚在提升城市公园品质中,还完成了雨台山公园改建,并启动北碚公园、龙凤溪公园、城市文化休闲公园、月亮田游园等老旧公园和游园的改造。将改善公园绿地21.67万平方米,增加公园配套设施。
与此同时,北碚还启动了竹溪河流域、飞马李子坡公园、磨滩公园(二期)、滨江休闲带郭家沱片区等10个城市公园建设,总面积达380万平方米。
在提升绿化生态品质中,北碚还梳理出18个、总面积达116.6万平方米坡坎崖绿化地,按照宜林则林、宜园则园的原则,进行绿化和美化。
变了一片城——
高标准的旧城改造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北碚城区南京路片区是北碚的开埠之地,也是国家颁布的“北碚历史文化街区”,是见证北碚历史文化的重要区域。该片区建成时间早、房屋陈旧、基础设施落后,属于典型“老旧街区”。
在提升城市品质中,北碚对南京路片区进了高标准的旧城改造,升级这一片区的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居民的相关生活配套设施。
如今,改造一新的南京路片区,一改往日萧条面貌,沿线的通江广场、滨江商业区、南京路街坊等焕然一新,重现了北碚的建筑特色和历史文化,旧城换了新颜。
在改造南京路片区的同时,北碚还在与南京路相连的嘉陵滨江路上,新建了约350亩面积的正码头广场,为市民拓展出宜人舒适的生态廊道和休闲空间。
如今的北碚老城,在保护好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已从城市基础设施上进行全面升级,提升了老城居民的生活品质。
一座不夜城——
发展夜间经济增加就业提升经济品质
在北碚城北片区,有一条九号特色街。这条街融合了重庆市自然博物馆和马鞍溪湿地公园等生态文化优势,串联打造“诗歌、书信、味道、火锅”四馆一桥夜游IP。
目前,北碚已建成泰吉正码头市级滨江品牌夜市,嘉陵风情步行街、天生丽街、九号特色街等区级特色夜间消费聚集区,入驻特色餐饮、休闲、老字号等夜间消费业态20余种,特色门店100余家,成长本土知名企业10余家。
去年下半年,北碚出台了《北碚区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打造“北碚母城滨江夜间经济带”“城南缙云商圈夜间经济圈”等,并拓展蔡家、水土等区域性夜间消费中心,建设歇马、蔡家、水土、澄江、静观等社区创业型夜市5个,培养各类市场主体200个以上,创造就业岗位3000人以上,新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以上。
夜间经济的发展,将把北碚变成一座经济不夜城,提升城市经济品质,增加城市就业。
王彩艳 肖亚平 图片除署名外由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朝阳街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