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吁请:支持两江四岸核心区打造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示范区

2020-05-22 09:05:25  来源:重庆日报

南山俯看两江四岸(摄于4月8日)。 特约摄影 王正坤

●建议纳入“十四五”规划

将两江四岸核心区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撑体系,推出更多首创性、引领性改革举措。

●建议支持岸线治理提升

推进核心区岸线治理提升工程,加大涉河建设项目政策支持力度,简化审批流程。

●建议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改造低效用地、闲置建筑激活、文物保护单位再利用,化解政策瓶颈,加快建设步伐。

●建议优化产业政策、完善市场机制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引领先行区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支持放宽外商设立公司申请条件等。

●建议加强建设指导,提升服务能级

支持核心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活力活动区。建设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等。

初夏的长江之畔、嘉陵之滨,大江大河间奔涌着城市的蓬勃生机。两江四岸是重庆城市发展的主轴,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唯美画卷,是展示城市形象的“客厅”和“窗口”。

今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把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重要战略决策。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今年全国两会,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吁请,围绕历史人文风景眼、山水城市会客厅、商业商务中心区及现代城市窗口的目标,支持两江四岸核心区打造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示范区。

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势何在?

两江四岸核心区,包括长江、嘉陵江交汇区域的朝天门-解放碑片区、江北嘴片区、弹子石-龙门浩片区,建成后将充分展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

作为城市人文和自然资源的精华区以及精心打造的中央商务区,这片仅十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主城九区20%以上的服务业增加值,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势多、潜力大、活力强,对于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唱好“双城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质量打造两江四岸核心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迫切需要。”委员们认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重庆充分整合人文自然资源,提速建设大型城市功能性设施,优化完善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体系,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成效初步显现,为服务业改革发展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还有哪些难题待解?

委员们从调研中了解到,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计划实施188个项目(包),总投资规模约578亿元;今年率先启动76个整体提升项目,总投资规模约440亿元。而在今年启动实施的76个项目中,岸线治理提升类项目7个,山城步道类项目9个,城市阳台类项目4个,风貌整治类项目28个,交通支撑类项目18个,公共设施类项目4个,经营类项目6个。

实施整体提升后,我们将会见到许多令人向往的场景:在渝中半岛长江岸线,解放碑-朝天门片区、长滨路珊瑚公园片区将换上“新妆”;在江北嘴,莺花古渡、金沙火井、三台九趣、长嘉汇流等胜景将让人流连忘返;在南岸区,开埠文化遗址公园、开埠历史博物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等历史遗存将带你穿越历史、品鉴人文……

尽管两江四岸核心区的打造已具备一定基础,但委员们认为:从总体上看,打造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示范区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核心区跨区域统筹建设服务业发展平台尚属探索创新,无借鉴样本,需要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和指导;

二是核心区区位地形独特,且基本为建成区,城市更新、建设审批涉及国家部委,在涉河项目审批、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更新等层面还存在诸多制约;

三是在服务业转型革新背景下,政策对应性和落地性已显不足,迫切需要在政策针对性和延续性上进行整合梳理、压实到位;

四是虽然区位优势突出,但建设指导需要加强。核心区服务业在开放程度、辐射能力方面潜能尚未充分发挥,缺乏区域性、战略性产业资源和项目引领。

联名提案提了哪些建议?

在联名提案中,委员们呼吁国家相关部门支持两江四岸核心区打造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示范区——

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将两江四岸核心区纳入“十四五”规划中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探索扩大核心区影响范围,建设“联动区”,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撑体系,推出更多首创性、引领性改革举措。

建议由水利部牵头,推进核心区岸线治理提升工程,加大涉河建设项目政策支持力度,简化审批流程。

建议由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改造低效用地、闲置建筑激活、文物保护单位再利用,不断提升空间价值,化解政策瓶颈,加快建设步伐。

建议优化产业政策、完善市场机制。由商务部牵头,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引领先行区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支持放宽外商设立公司申请条件;由证监会牵头,支持设立商品期货交易所、开展股权众筹融资机制试点等;由海关总署牵头,支持核心区设立免税店,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功能拓展到核心区;由人民银行牵头,会同银保监会等中央金融监管机构,支持重庆以核心区为主体,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和江北嘴金融科技港;由工信部牵头,支持重庆分业务领域开展数字跨境服务探索。

建议加强建设指导,提升服务能级。支持核心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活力活动区。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支持核心区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建设国家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相关营销推广,打造世界级、国家级“长嘉汇”文化旅游品牌;由外交部、体育总局、商务部牵头,在各自领域引导国际、国家级品牌会展、活动在核心区举办或永久落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