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重庆市扶贫办负责人解读如何实现消费扶贫目标

2020-04-30 08:54:10  来源: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消息,今年2月,中央七部委印发《关于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的通知》,我市以此为遵循,在3月成立了消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4月印发工作方案。重庆消费扶贫工作怎么开展、还有什么短板和不足?4月20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市扶贫办副主任黄长武。

重庆日报: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消费扶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相关文件,国务院扶贫办出台有关通知。中央为何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

黄长武:脱贫攻坚将在今年迎来收官,我市近年来培育的扶贫主导产业也逐渐进入收获期。如何把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让贫困群众的收入稳步增长,成为长效脱贫的关键。贫困地区的产品品种虽然比较多,但规模小、品牌不响,再加上山高路远、运输成本不低,导致其市场竞争力较弱。

因此,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消费扶贫工作,旨在围绕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长远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大力拓宽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大力促进贫困地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多渠道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问题。

重庆日报:今年我市消费扶贫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如何达成这一目标?

黄长武:总目标是20亿元。其中中央单位定点扶贫、鲁渝扶贫协作、政府预留份额、市级扶贫集团帮扶、中国社会扶贫网重庆频道等几种特定渠道销售8.2亿元以上,剩余任务由社会帮扶力量、设置扶贫专柜专馆专区等方式来完成。

在区县结对帮扶方面,我市让经济发展较好的区与贫困区县建立了消费扶贫结对帮扶关系,帮扶区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消费受助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以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重庆日报:消费扶贫的工作方案虽然是近期才印发下去的,但工作一直在推进。今年一季度的效果如何,尤其是克服疫情影响、解决农副产品滞销方面?

黄长武:从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消费扶贫的效果较为显著。

例如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方面,9家中央单位今年拟定点采购我市贫困区县农副产品8000万元,一季度已采购727.5万元,帮助销售91.9万元。

在财政预算单位采购方面,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专门为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搭建了“扶贫832”平台,通过定向采购切实解决农畜产品滞销问题。目前我市已有6419家单位入驻该平台,拟采购额2.4亿元,平台已认证我市供应商595个、扶贫产品1160款,各区县中有22个区县发生过交易。

在鲁渝消费扶贫协作方面,一季度全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积极对接山东,对口销售额近7520万元。其中仅奉节县对口销售脐橙金额就达4089万元,占全市销售额的54.38%。

重庆日报:目前我市消费扶贫还有哪些短板和不足,准备怎样解决?

黄长武:部分产品价格虚高、质量把控还需更精细。价格方面,我们要对有水分的农副产品进行清理,同时加大物流配送、仓储冷链等环节的补助,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逐渐把价格虚高的部分降下来;而质量方面,市扶贫办将联合相关部门,对扶贫产品进行认定和管理,初步考虑每个月认定一次,有效期为一年,如果扶贫产品被发现有较大的质量问题,就要被“请”出认定序列。

此外,我市还将打造重庆扶贫的公用品牌,经过认定的扶贫产品均可使用,通过品牌效应提升其附加值。

记者手记>>

消费扶贫,还需做好三件事

眼下,我市通过政府搭台、市场参与,构建起了一系列消费扶贫机制,拓展了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但要让其在市场上“扎下根来”,还需做好三件事。

一是要抓好产品质量。扶贫产品要接受市场的洗礼,不能因为有了政府介入的销售渠道,就放松质量监管。同时也要严厉打击借消费扶贫之名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扰乱市场等行为。

二是要尊重市场规律。一方面政府倡导消费扶贫,但另一方面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在推广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时要从供需两端去思考,要从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谋划,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

三是要培育消费习惯。目前的消费扶贫以政府倡导、市场主体参与为特点,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加大市场参与力度和广度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培育消费习惯,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最终让扶贫产品的消费长久可持续。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