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春末夏初 棚室环境巧改善

2020-04-09 11:26:28  来源:农业科技报

春末夏初,随着气温升高,大棚保温被不再拉放,棚内昼夜温差大大增加。近段时间,晴天光照强烈,棚内最高温度普遍在35℃以上。而到了夜间,保温被不再覆盖,棚内温度多会下降到15℃以下,昼夜温差在20℃以上。较大的昼夜温差,导致棚内夜间湿度过大,露水偏多,给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创造了良好条件。

笔者近日采访时发现,近段时间棚内露水很多,上午在棚里走一趟,衣服全湿透,棚内细菌性软腐病、细菌性流胶、霜霉病等病害发生较多,给蔬菜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在此情况下,想要改善棚内环境,减少病害发生情况,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改善通风措施,降低棚内湿度

在外界最低夜温升高到10℃以上后,晚间通风口可不完全关闭,间隔保留5厘米左右的小通风口,有助于夜温降低后棚内过湿的空气排出。若夜温仍然较低,可放下保温被,但不关通风口,有助于湿气排出,减少露水。

注意整枝打杈,减少伤口产生

黄瓜摘叶、落蔓,甜瓜打杈、吊蔓,茄子摘叶、摘果等操作,人员的不断走动,会在蔬菜上留下大量伤口。而伤口多,露水多,正是细菌性病害暴发的主要因素。菜农进行农事操作时,要注意避开上午露水多,尚未干燥的时间段,避免细菌传播侵染。

提早喷洒生物菌剂预防

温度高、湿度大、露水多的环境,对生物菌的繁殖有利。建议菜农提前喷洒荧光假单胞杆菌、多粘芽孢杆菌、几丁聚糖等,重点预防细菌性病害;喷洒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几丁聚糖等,重点预防霜霉病、白粉病等。在阴雨天前,提前喷洒生物菌剂,预防病害效果突出,且持效期更长,是化学药剂难以比拟的。

补充营养,提高抗性

营养不均衡,是造成蔬菜抗性下降的重要因素。阴天早上进棚后,蔬菜叶片背面出现大量水浸状斑,就是细胞功能较弱,营养不均衡的表现。提前冲施悬浮钙、单硅酸等,有助于培育壮棵,提高茎秆表皮厚度,增强抗病性。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