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涪陵创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最快纪录

2020-01-14 16:51:06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发展网1月14日讯(记者 李文萍)今(14)日,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记者获悉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联合验收纪要签署3小时后,便实现了首批进口货物通关,创造了目前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的最快纪录。


签约项目11个 协议总营业收入约210亿元

据介绍,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是全市第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三峡库区腹地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9年10月31日顺利通过市级预验收,12月27日通过国家联合验收并实现封关运营。

该保税区规划总面积2.7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32亿元,分两期进行建设:其中一期规划围网面积1.5平方公里。围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三大业态,聚焦食品加工、医疗健康、智能制造三大领域,大力实施全球招商,务实推动开放合作。

截至目前,该保税区已签约项目11个,协议总投资约88亿元,协议总营业收入约210亿元,协议进出口总额约30亿美元。

集聚五大优势 助推产业发展

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比较优势。它集聚区位、交通、产业、环境和功能五大优势。

区位优势。涪陵位于重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重庆“一区两群”的连接点,可承东启西、带动南北。涪陵综保区紧邻攀华码头、渝怀铁路货运站,与重庆枢纽港龙头港物流园区隔江相望。

交通优势。“两江三高三铁”的立体交通网络横贯东西、纵穿南北,已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主通道,坐拥长江上游最优越的深水良港,距江北国际机场约80公里,可实现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无缝衔接、互联互通,并与中欧班列(重庆)有效连接。

同时,渝怀铁路二线、南两高速等将今年通车,龙头港铁路专用线、两江新区至龙头港快速路正加紧建设,渝万高铁涪陵段即将开工,涪陵绕城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纳入全市规划,重庆城区至涪陵市域铁路、渝武高铁、广涪柳货运铁路等正谋划对接,与广西防城港、钦州港等港口合作加快落地,涪陵正加速融入全国交通运输大网络,构筑起货通天下、通江达海的对外交通大格局。

产业优势。涪陵经济总量超过千亿元,已形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医药和信息技术等五大主导产业。涪陵综保区紧邻的涪陵高新区是千亿级园区,已集聚企业近200家,2019年预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27亿元,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区60%份额,具有较强的物资集散能力。

环境优势。涪陵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成效明显。涪陵综保区既可享受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外汇管理等政策,又可享受重庆市产业引导股权基金、研发经费补助等政策,还可享受涪陵区研发技改、品牌建设、挂牌上市、人才引进、要素交易等系列政策和便利。

功能优势。涪陵综保区紧邻涪陵全力发展的新城区,周边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休闲、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正加快提质完善。保税区通过打造一流配套环境,让企业和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在发布会的提问环节,涪陵区副区长席红接受本网记者的提问。她告诉记者,涪陵区将争取国家支持龙头港申报建设国家级水运开放口岸、完善“水公铁空”物流运输体系建设、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通关效率、创新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引进培育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外贸人才,同时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形成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