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彭水: 一鼓作气毫不松劲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01-13 09:53:45  来源:重庆日报

梅子垭镇黑木耳种植基地

巍巍武陵山,悠悠乌江水。

在重庆市东南部、渝鄂黔三地交界处,青山绿水相映,民族风韵交汇。

这里,就是有着“渝东南门户”之称的我市唯一以苗族为主、全国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彭水。

作为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历经多年的努力,到2018年底,全县贫困村减少至6个,贫困发生率降至2.45%。

聚力不松劲,克难战犹酣。沐浴新时代的曙光,自去年年初以来,彭水县认真贯彻国家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全市工作部署,举全县之力,汇全县之智,决胜攻坚全面打响。

非常之时,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策。自去年年初以来,彭水牢牢锁定“户脱贫、村销号、县摘帽”目标,聚焦聚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以“绣花”功夫推进脱贫攻坚,将成败系于精准,实现6个贫困村、2722户9814人脱贫,全面完成年度减贫任务,书写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昂首进发的新篇章。

至此,一份历史的答卷正在描绘,一幅宏伟的画卷已经展开!

首重精准识别 实现精准扶贫无盲区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与退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任务。

面对早期识别不精准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彭水主动“揭短”,全面开展识别复核工作。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多方比对,一方面发动力量持续开展建精准识别“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等一系列集中排查活动。2019年7月开始,又在全县开展了脱贫人口“回头看”工作,以问题为导向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排查整改,真正实现了精准识别与退出村村清、户户清、人人清。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从武陵山下,到乌江之滨,过去一年来彭水1500多名脱贫攻坚干部在一轮又一轮的识别过程中,用脚步丈量脱贫之路,用汗水浸润幸福花开,把党的扶贫政策牢牢烙在了群众心里。

“他们怕是比我自己还了解自己哟,有啥子政策也能第一时间知晓,就是因为他们的一直关注,我的脱贫才更有信心。”彭水岩东乡河坝村建卡贫困户肖育全满是感激。

底数清,才能对象准。据河坝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驻村工作队为此做足了功课,通过问种植、养殖、劳务收入情况,看住房、存粮、资产状况,算增收账、支出账,比较家庭整体情况,重新识别、核准了贫困对象。

如今,在工作队员随身携带的河坝村《联系贫困户名单》上,贫困人口的家庭人员、致贫原因、生产条件、劳动能力、收入来源、享受社会保障、月均基本生活开支等一系列指标清晰展现。

而为了进一步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彭水还经常性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聚焦贫困户、低保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而生活困难的群众等三类群体,加强动态管理,坚持网上大数据核查与脚下进村入户调查相结合,杜绝“错评”、“漏评”、“错退”。并在脱贫成效上,严格扶贫工作要求和贫困退出程序标准,强化评估、检查、验收程序和标准,实行逐户脱贫销号、逐级审核审查,加大督查考核和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

培育特色产业 打造精准扶贫硬支撑

稳定脱贫,产业是根本,增收是关键。

一大早,阳光刚刚洒落在彭水的土地上,该县善感乡罗兴村就迎来紧张忙碌的一天。田地间,8组贫困户李润红和雇请的两名村民也忙着计划来年的烟草种植。

“我去年种植了33亩烤烟、7亩南瓜、5亩药材、3亩西瓜,收入不错。” 李润红说,而对于脱贫致富他更满是底气:“如今在村里只要你会算又肯干,就能挣钱。”

而他底气正是来源于村里不断壮大的各项特色产业。罗兴村因为海拔条件,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种草养畜、中药材、经果林等特色农业。依托这些优势条件,村里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了个人发展、土地流转、参与务工等三种产业带动扶贫模式,为村里探索出一条产业长短结合发展切实可行的脱贫之路。

目前,该村共栽植核桃2000亩,蜂糖李500亩,中药材400亩,南瓜300亩,蔬菜500亩,西瓜50亩,发展烤烟600亩,建有2个生猪养殖场。实现了家家户户都有产业支撑,每个在家劳动力都有发展门路。

“从罗兴村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实施产业化带动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役最为实用稳妥的路径,只有将贫困群众最大限度地镶嵌进产业化链条,我们的脱贫攻坚事业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彭水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化既是金钥匙、又是保险丝,既是敲门砖,又是加速器。

有了这样的认识,近年来彭水通过深度调研,高标准谋划产业扶贫项目,在稳定粮油产业基础上,加快发展红薯、烤烟、畜牧等扶贫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蔬菜、特色经济林等优势特色产业,累计统筹整改安排产业扶贫资金4.9亿余元,基本实现了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的产业全覆盖。

同时深化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彭水还初步形成摩围山、阿依河等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成了阿依河采摘园、太原碧水清泉、润溪花千谷等产业融合示范点20余个。

强化政策兜底 织就精准扶贫保障网

聚焦脱贫攻坚需做实兜底保障。彭水始终把解决贫困人口共性难题,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过去一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盯紧“两不愁三保障”,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据彭水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两不愁”方面,彭水每个贫困村均有1-2个稳定增收产业,2.37万户在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均发展有种养殖增收产业;共计实施饮水巩固提升工程3748处,逐户落实保障措施,有针对性地实施巩固提升工程,已实现饮水安全保障全覆盖。

而针对“三保障”,彭水在教育扶贫方面,建立了分段资助、控辍保学、临时救助、送教上门“四大体系”,采取“一人一案”措施,对因病因残厌学导致义务教育未保障的适龄儿童实行动态清零;在医疗扶贫上,开展了未参保动态清零行动,设立了医疗扶贫专项基金,落实了贫困家庭医生签约、流动医院入户、“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服务机制,如今贫困人口住院费用自付比例降至10%以下;在农村住房安全和人居环境整治上,全覆盖开展贫困户危房鉴定工作,实施危房动态清零,目前已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因村因户实施改水、改路、改电、改房、改厨、改厕、改院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和提升……

与此同时社保兜底范围不断扩大,按规定将14083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纳入低保兜底;公共服务条件全面改善,全县有贫困人口行政村全部达到至少有一条通村干道的出行条件,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全部满足;重点贫困村的卫生室、通讯、广播电视户户通、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部完成,人居环境加速改善…….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彭水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张亚飞 刘茂娇 赵勇 图片由彭水日报社提供

链接》》

数据看质量

1.截至2019年底,全县115个贫困村全部销号,28859户117645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49%。

2.截至2019年底,全县蜜蜂保有量保持在10万群,红薯全产业链年收入5.6亿元,烤烟产业年收入5亿元,畜牧业年产值17亿元;2019年接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60亿元,7500多户贫困农户通过旅游产业增收。

3.截至2019年底,累计完成搬迁贫困人口14207人,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6765户,改厨6367户、改厕9017户,硬化院坝442万平方米,新续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

4.截至2019年底,去年全年实现资助贫困家庭学生8.29万人次,发放资助金7787.24万元。

5.截至2019年底,去年全年发放医疗补助资金4560.08万元,惠及贫困患者126199人次。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