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喜见荒滩变热土——河北唐山曹妃甸区高质量发展纪实

2019-12-23 14:55:36

12月1日,在河北自贸区唐山曹妃甸片区落户的华能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顺利在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领取到了经营许可证。该公司工作人员丁一点赞道:“曹妃甸自贸片区的建立,让曹妃甸区行政效能再提速,以前办理此证需要3个月,现仅需一两天。”

唐山市委常委、曹妃甸区委书记孙贵石表示,通过举全市全区之力开放开发,曹妃甸这个昔日小荒岛正向着拥有世界一流综合大港、一流工业体系、一流宜居新城的港产城一体化工业基地的目标发展。2018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连续7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区,连续4年位列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区。

依托港口谋布局

不久前,曹妃甸区统计部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以曹妃甸港为主力的唐山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46108万吨,同比增长7.15%,稳居中国第三、全球第四;而港口贸易也在飞速增长,仅曹妃甸港区已实现贸易总额1700亿元,实现利税接近30亿元,全年贸易总额有望达2000亿元,利税总额有望达40亿元。

曹妃甸取得的良好成绩,得益于港口和外贸的强力带动。曹妃甸紧紧抓住打造连接东北亚重要窗口城市这个中心,充分利用“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的116公里岸线、有常年不冻不淤深水航道和可建深水泊位384个的优势,努力建设世界性综合性大港,目前已建成运营码头泊位82个。

曹妃甸区区长张贵宝表示,除了港口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外,当地还十分注重完善配套措施。区里通过系统盘点,一共梳理出了铁路、公路、内陆港等19项港口配套项目,逐一进行完善。比如,为打造“一带一路”亚欧大通道的东方桥头堡,目前已建成内陆港8个,开通了曹妃甸港至乌兰巴托的班列,形成了完善的多式联运交通体系。

在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的同时,曹妃甸区还引进同煤、金隅供应链等各类贸易企业1034家。通过这些措施,曹妃甸窗口效益凸显,预计今年将实现港口物流贸易额2000亿元。

随着进一步配套的蒙冀铁路通车,唐曹、水曹、汉曹等铁路线的陆续投运,一张覆盖京津、联通西北的铁路集疏运网络即将成型。

产业“飞地”效益高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曾立介绍,首钢整体搬迁到曹妃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搬迁。首钢曹妃甸园区规划占地面积30万平方公里,是北京石景山首钢老厂区的近4倍,成为国内第一个临海靠港的1000万吨级钢铁企业。这里生产设备也是世界一流,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采用的220余项国内外先进技术,使得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名列全国前茅。

曹妃甸区副区长缐立峰介绍,曹妃甸实际上就是在唐山湾荒山滩上建立起来的一处工业“飞地”,由于设计理念超前,再加上区位和资源优势优越,受到了国内重点投资商的关注。两年多来,累计签约项目1167个、总投资8360.6亿元。同时,新建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1个、创业平台5个。

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曹妃甸成为京津协同发展的产业“飞地”,总投资65.41亿元的35个基础设施项目正全面推进。截至目前,累计实施京津产业项目139个、总投资1935.7亿元,68个京津项目完工投产。

预计到今年年底,曹妃甸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5家,比2016年的92家增长68.4%;工业增加值343亿元,比2016年的181亿元增长89.5%。

生态新城受热捧

尽管已是严冬,但曹妃甸生态新城的建设仍然如火如荼。

曹妃甸新城规划建设局局长牛剑波介绍,曹妃甸生态新城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绝不能再走钢铁水泥森林老路”的要求,严格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水,低密度、小网格的规划,学校、医院、交通、能源、通讯、供排水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占比达45%,为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已建设成型的40平方公里城市起步区,集聚了华北理工、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等教学单位。曹妃甸新城管委会主任周永山告诉记者,新城高教园的主体建筑和教学设备都是一流的,目前集聚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总数超过10万人。

走进位于曹妃甸新城核心位置的首堂·创业家住宅,记者看到这里门窗封闭严密,但屋内空气非常清新。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采取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房项目标准建设,通过高保温、高气密性维护系统、无热桥设计等手段,实现室内恒温、恒湿、恒氧、恒静,被住建部认定为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科技示范工程项目。

由于有着良好的规划理念和不错的未来预期,曹妃甸生态新城被城建商视为投资热土。目前,新城已有恒大、华为、富力、金隅、中铁建等多家实力企业入驻,宝骏金融广场、均和国际贸易总部基地等44个项目成功签约,科技创新产业园引进项目59个。通过新兴产业业态的完善,全区两年多来累计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多亿元。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