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重庆奉节:“羊子嵌”变迁记

2019-12-12 11:24:29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发展网12月12日讯(文/刘圣宇 彭超)环境山清水秀、村庄干净整洁、产业兴旺成片、群众安生乐业……初冬时节,走进奉节县羊市镇,看着这一幕幕一景景,你会忍不住翘起大拇指。

羊市镇位于奉节县西南边陲,距离县城110公里、毗邻云阳县城98公里、湖北省利川市13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奉、云、利三界商贸物流集散地,俗称“羊子嵌”。

近几年来,羊市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府总体部署,立足本地优势,借助脱贫攻坚东风,突出边贸强镇战略,发展生态型、边贸型区域经济。

“羊子嵌”迎来大变迁。

“里程长”上岗 小镇从外到里大变样

“整顿人居环境,我们首先从公路沿线环境卫生 ‘开刀’。”羊市镇党委书记田大虎说。

2018年2月,党政主要领导带队,把渔灯社区作为“麻雀”进行“解剖”,随后决定有效使用公益性岗位,以公路及沿线为主战场,每1—3公里安排1名“里程长”,作为片区“美容师”,负责道路养护、清扫保洁,同时协助开展交通劝导、森林防火、信息宣传、民意搜集等工作。

“缩小工作范围,增加工作内容。”渔灯社区支部书记杨锐解释,好处就是让“里程长”可以集中精力种“责任田“。

2019年11月21日下午2点多钟,镇长李俊前往万兴村检查脱贫攻坚工作。

正遇上贫困户罗启威身背风力吹风机在清扫村道,不禁赞道:“老罗啊,你这‘玩意儿’还可以哟!”

罗启威略显得意:“以前用扫帚每扫一次要1天时间,现在只需要2个小时嘛!”

罗启威负责万兴路3.3公里,每周扫两次。为提高劳动效率,他到处打听、网上搜寻,2019年3月装备起吹风机、割草机、电瓶车、挖锄“四件宝”。

这样罗启威有事做、有钱挣、心情好,身体变得倍儿棒:“现在政府每月发给我700多块,除去油钱可剩630块,一家3人每月低保还有1000多块,日子过得蛮带劲呐!”

2018年4月,羊市镇首次设置“里程长”,负责133.5公里农村公路“主干道”日常巡查和清扫保洁,场镇则以“区域制”设置“里程长”,以贫困户优先为原则,共配置“里程长”69人。

“‘里程长’上岗,从外到里大变样!”居民王大爷竖起大拇指哈哈大笑。“里程长”这一创新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网、重庆日报等媒体采写报道。

除“里程长”负责环境卫生外,还要开展环境卫生集中行动和场镇整治提升行动。据镇长李俊介绍,为确保重点区域和场镇容貌整洁、规范有序,适时组织实施重点区域集中行动和场镇整治提升行动。

今年先后组织130余人次对主次干道、沿河区域、门市周边等重点区域进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清运集中行动。

2019年9月26日,政府广场人头攒动,一片红衣海洋,由镇建管办、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渔灯社区组织107名机关和镇属单位职工与场镇居民“一对一”结对子,开展场镇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行动。

一个月时间,开展6次志愿活动,清理“牛皮癣”230余处、整治占道30余次,同时配合公安派出所处理道路交通违章100余次,着力引导场镇居民文明养成。

“低中高”产业带 “远中近”有看头

“现基本形成低山晚熟脐橙、中山油橄榄、高山黄柏树 “三带”经济发展产业带。”镇长李俊侃侃而谈,我们基本做到近处可“摘、中间可“照”、远处可“看””,真正实现主导产业100%覆盖贫困村、增收产业和利益联结100%覆盖贫困户。

引进重庆市撑天农业等3个公司,采取多种利益链接方式,在灯塔村、渔灯社区等低山区域流转土地3000余亩,形成近万亩晚熟脐橙带,带动近2000名贫困群众增收。

“到你哒,赶紧上去领钱钱啦……”2018年12月27日上午,重庆市撑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门前异常热闹,灯塔村165户村民聚集在这里分享199800元“红利”。

同时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实施龙头企业带头战略,以“企业+村支两委+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以点带面,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形成集中发展态势,重点支持规模连片晚熟脐橙基地建设,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进程,不断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提高晚熟脐橙产量和质量。

村集体经济还积极引领村民自主发展冬桃、青红脆李等水果产业,共种植冬桃3万株,落实产业到户资金88万元。目前冬桃200余亩已经挂果,青红脆李2019年产量超过30吨。

“村里开了家粉条厂,长期收购土产,价钱也还合理,每年都能为我们增加一笔收入呢!”大淌村贫困户向朝兴背着红薯前来出售时激动地说。

“就是要大力培育本土优势产业。”镇扶贫办主任沈红梅有感而发,因地制宜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加快培育本土特色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做到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大淌、万兴等村高淀粉红薯加工产品成本低,见效快,家家户户都可以操作见现钱,其中大淌村手工粉条年产30余吨。

兴安社区养猪产业发展很好,其中奉节县玉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猪厂现存栏生猪900余头,通过外引内联,利用荒地建猪圈,租金返居民,贫困户优先在猪场务工,进一步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不仅充分利用自然生态链原理,而且能够保障蓄水肥田,兴安社区、大淌等村养殖农户自发扩大养殖规模,特别是“龙虾+泥鳅”“淡水鱼+垂钓”等传统养殖业形成“小规模、多品种”,其中建成淡水鱼养殖基地200余亩。

渔灯社区贫困户杨宪清缺少劳力,也没有多少种植冬桃、青红脆李等小水果经验,索性把自家近6亩土地流转出去。考虑到果树生长周期长,刚开始每亩土地租金是200多元,但过两年就会涨到450元。

“去年收入两、三万块钱,今年收入应该会增加不少,因为40余亩金花梨开始挂果啰!”万兴村贫困户罗贞明讲得眉飞色舞,惹得老婆一旁直“瞪眼”:“你就不说我们在做苦力!”

种植黄柏投入少、村民易接受,因此把中药材高山黄柏当作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积淀,现发展黄柏4400余亩。

“我们正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力求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四美”羊市——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民风美。” 镇长李俊信心满满。

推进“四访”工作 解群众之所想齐点赞

“今年全县上下掀起“四访”工作高潮。”党委书记田大虎显然深思熟虑,为让‘四访’工作走深走实,确保实现干部受历练、政府树形象、群众得实惠、干群关系更亲密目标,我们采取“五举措”做好“四访”工作。

培训先行,让政策“变活”。在走访前,集中培训镇村干部,确保讲得好,讲得过“干”,让群众明白“怎么办、找谁办”;针对少数农技人员知识老化问题,专门聘请县级部门技术骨干讲课培训,确保技术“过关和管用”。

干部亮相,使干群更亲。干部走访或组织召开院坝会时,要介绍自己是谁、是哪一级干部、能给群众做些什么事,以及自己家庭情况和工作经历,既避免干部“走马灯”式更换,又让群众觉得干部“桩子低”,易于接近,从而最大限度拉近距离,实现真诚交流和理解包容。

精准梳理,用数据说话。惠民政策是否落到实处,要用数据来支撑,各站所室精准梳理住房改造、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等惠民政策享受人员名单以及道路、饮水、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成绩,通过院坝会、“村村响”广播、微信群、公示公开栏等多形式介绍镇村两级工作成果,让广大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身边变化,引导其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

变换角度,让群众登台。各村召开院坝会时,提前请一些热心群众做好发言准备,主动讲政策、讲变化,从而带动大家真心表达意见,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直面问题,为群众解忧。既要讲清政策落实情况,更要注重解决群众身边“小事”,仔细记录其“微小心愿”,并进行汇总分类,随即按照先易后难原则尽快帮助落实解决。今年以来,群众实现各类“微小心愿”近400个。

“五举措”受到群众欢迎。 “干部就是好,不管有什么困难,他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忙解决,让我对脱贫致富充满信心。”万兴村6组贫困户卢延清现年51岁,儿子意外去世,他与多病妻子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去年栽种脆李300多株,今年还种植5亩水稻。

村干部王小容作为其帮扶责任人,随同驻村工作队下到水田里,为卢延清栽起秧苗,3个多小时“收获”一片赞誉声。

“现在吃也吃得好,穿也穿得好,住得也宽敞,蛮定心的,还有镇村干部经常来看我们,为我们解决困难,真是太好了。”万兴村村民潘万贵与前来走访的覃爱明聊起了一家子现在的生活。

“扶贫更要‘扶志’。”党委书记田大虎颇有心得,干部走访要承担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需通过自己努力不断创造财富,改变命运,这更为关键。

据了解,羊市镇制定“四访”工作总方案以及干部走访、医生巡访、教师家访、农技随访子方案,目前镇村干部对46个网格、5324户进行走访全覆盖;开展教师家访950余人次;组织农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12场次;县乡村三级医生巡访1200余户,集中办理慢性病卡170张。

镇长李俊有诗云:

羊子嵌,乡之愁

百名干部把汗流,决心啃下硬骨头

拦路虎,绊脚石

对标对表战百日,总攻发起实打实

零漏评,零错退

四十六格网到位,精准识别要搞对

难中难,坚中坚

住房饮水是关键,八月解决是底线

八到户,八到人

解决问题要精准,群众满意看过程

收资料,建档案

群众收入认真算,实事求是胜雄辩

村环境,镇容貌

里程长们要牢靠,清洁家园是妙招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