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办好教育民生实事 提升群众幸福感 ——南岸区坚持党建引领“集团化办学”促教育优质均衡

2019-12-09 10:43:49  来源:重庆日报

“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南岸区教育系统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百姓“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列成问题清单,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以主题教育为引领,全区教育系统将改善教育民生落地落细落实,从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日益迫切的“烦心事”、“操心事”入手,以不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为重要抓手,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立”党建引领,“建”管理制度,“创”多元模式,“活”自主发展——南岸,以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让“和而不同”的优质多元的集团化发展格局和“幸福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想逐步照进现实。

关键词

党建引领 立根铸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让老百姓过上向往的美好生活?增加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南岸区作出的有力回答。

聚焦幸福教育,切实提升新时代教育工作质量。教育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南岸区始终坚定这样的发展目标,将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也多次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建议,为集团化改革定方向、明思路。

在南岸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下,区教育系统从回应群众最急最优最盼出发,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解决群众“忧心事”。

为此,南岸区教委领导班子根据百姓关注的民生热点,以“优质教育供给与需求不平衡、校际之间发展与成效不均衡”等问题为导向,多次组织相关部门、集团学校开展专题讨论、研究,完善制度设计,明确集团化办学工作要求和实践策略,推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重大民生实事。

深入调研之后,南岸教育系统迅速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将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

为加快集团化办学优质均衡持续发展,南岸区教委充分调动集团学校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及时将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和政策,制定了的《南岸区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2019年9月经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暂行办法》的出台,从政策上为集团化办学往纵深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带给基层学校更多的信心与支持。

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实现立说立行立改,南岸区教育系统扛起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政治责任,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全面找差距、查短板、剖根源,明确集团化办学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教育改革带来的幸福。

如今,南岸区集团化办学涵盖全区35.3%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惠及全区42.3%左右的中小学生,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获得感、满意度、幸福感和品质感增强了,进一步为“书香南岸,幸福教育”发展体系筑下坚实的发展根基。

关键词 建

系统建构 精准定位

走进南岸区弹子石小学教育集团,独具特色的管理机制让人眼前一亮:战略部署层制定集团化办学战略规划,保证组织整体的协调运行;业务执行层负责集团内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核心业务的开展、监督和反馈;项目管理层则融合集团优势资源,依托各个项目进行推进……三个管理层之间各有分工,职责明确,共同构建起精准有效的运行网络,服务于集团化办学的有序开展,

“一个合理的制度体系是集团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内在支撑。”校长刘在平表示,教育集团不同于普通的学校单位,需要在原有的管理体系基础上重构新机制,更好地保障龙头校和分校间组织协调运行。

在南岸,同弹子石小学一样创新管理机制推动教育集团化发展的鲜活案例还有很多。

以重庆十一中教育集团为例。由于成员校均是新建学校,集团内便遵循“统领发展、各具特色”的发展理念,采取“一引领、三拉通、五协同”的运行模式,做到共建共育,保证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最大化覆盖,让集团内每所学校都能站上高起点,走上高品质发展道路。

“集团化办学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教育治理的关键是教育管理创新。”南岸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埋下制度革新的脉络,激活了集团内龙头校与成员校间变供血为造血的关系转化。

根据《暂行办法》,南岸确立了教育集团的管理规范和要求,遵循“源于母体、别于母体、优于母体、丰盈母体”的发展理念,明确职责、优化资源、保障投入,系统架构了具有操作价值的制度体系。

一方面,“管”准入机制。审定集团化办学章程,由教育工委任命集团党组织负责人和总校集团负责人。另一方面,“导”价值取向。通过导集团化办学“平等、互助、共赢”价值取向、集团化发展重点领域、质量管理关键工作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提升集团育人水平。

“管”与“导”双管齐下,有的放矢的机制引领全区各教育集团加速驶入教育发展快车道,让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聚变”效应,成为集团内学校“1+1>2”的落地实践,深刻影响着南岸教育新格局的全面形成。

关键词 创

模式创新 各美其美

曾经,南岸区迎龙小学还是一所普通的乡村学校,地理位置偏远,教育资源匮乏,生源质量不高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但自从与大兴场小学、广阳小学、东港学校、长生小学一同组建“五校联盟”后,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与同盟学校一起,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迎来了自身的成长与蜕变。

“加入联盟后,学校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依托联合教研、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等合作形式,享受到抱团发展、集群共进带来的优势。”迎龙小学校长何萍坦言,“是集团化办学,为学校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众所周知,南岸是文化大区,也是教育大区。全区教育生态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从客观上影响着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方向。

“不能搞‘一刀切’,不同的教育集团要根据自身办学资源和组织结构形式的特殊性,采取不同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南岸区教委负责人介绍,南岸区集团化战略不追求“名分”上的标签化,更注重“实质”上的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实现集团化办学集群多样、模式多元,优质异彩?

南岸充分发挥学校自主积极作用,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区域实际的“紧密型”、“松散型”和“发展型”集团化办学模式,形成了多元发展的特色与态势。

“五校联盟”代表的正是以“联盟式”为办学特色的松散型教育集团,区域内有此特色的还有以怡丰实验学校对口帮扶城南家园小学为主的“结对”发展型教育集团。

该类集团化办学模式主要以原有的“学区”概念为核心,坚持“以强带弱、薄弱联盟”的原则,推进新型学区(联盟)建设,依法制定具备自身特点的学区(联盟)章程,达到激发学校参与的积极性、互利性和成长性目的。

此外,南岸区还组建了以“名校+”为办学特色的紧密型教育集团,该模式主要通过先进理念的植入,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从课程资源共享、教师交流互动、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融通校际壁垒,激发成员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出教育集团的品牌效应。

在南岸区,以独立法人式为主的珊瑚实验小学,以一校多区和独立法人混合模式为主的南坪实验小学、11中学、珊瑚中学、110中学,以委托管理和独立法人混合模式为主的南坪实验幼儿园、天台岗小学等都是紧密型教育集团的生动体现。

“不同类型的结盟形式,形成了不同办学形态的集团校。在充分尊重各校历史文化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求大同、存小异,最终实现了集团内和谐共生、各美其美的发展态势。”南岸区教委负责人说。

关键词 活

自主发展 融合共生

2012年,龙门浩隆平小学涂山校区合并时,教师不足20人,学生约300人。然而,短短7年时间,涂山校区以科技创新教育、足球运动为突破口,发展成为教师达80余名,在校学生近1500名的大型校点。这所原本薄弱的学校,正在快速成长为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学校突围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南岸集团化办学的显著成效。

“集团化不是同质化,不是母体文化的单纯复制和覆盖。”在南岸看来,集团化办学应重视和彰显集团内各成员校的独特性和再生性,鼓励各校在融合的基础上,自主特色发展,激发各美其美、和而不同的办学活力。

以龙门浩隆平小学教育集团为例,集团在向各校点输出发展理念、管理流程的同时,充分赋予各校点多元化发展空间:除了以科技创新教育、足球运动见长的涂山校区,另外还有以参与教育和文学艺术教育引领内涵发展的一天门校区,以家校共育、优质学科建设凸显高品质的御峰小学。三个校点,一校一品,共同实现了特色品牌的共生发展。

一直以来,南岸区各教育集团坚持“平等、互动、共赢”的价值取向,遵循“源于母体、别于母体、优于母体、丰盈母体”的发展理念,构建集团发展愿景,建设文化标识系统。

“每年集团总校明确集团和集团学校的年度发展主题,围绕既定的发展主题,开展对集团内各成员学校的集中服务指导工作。”南岸区教委负责人介绍,“龙头校通过优化整合集团内学校文化资源,组织举行成员学校共同的艺体活动和校际学生交流活动,以凝聚集体智慧,推进集团学校共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激发集团办学活力,充分发挥办学主体的潜能,南岸区把更多的权力赋予集团,激活集团管理制度创新。

集团议事规则,集团会议制度、集团教职工代表大会、集团学术委员会……如今,南岸区通过不断完善“自我支撑型”集团化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提升集团化办学的教育领导力,自主、自信、自省、自律开展集团化办学,各教育集团在优化学校文化管理、制度管理、队伍管理、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促进集团内涵、主动、持续、高品质发展。

姚兰 刘洋 图片由南岸区教委提供

精彩案例》》

珊瑚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文化为魂 传承共荣共生的亲亲教育

走进珊瑚康恒实验小学,校园里钢琴、美术、阅读体验区、美食体验厅的整体打造,营造出快乐学习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亲亲文化”的张力;走进珊瑚浦辉实验小学,校园里的“开心农场”栽培着孩子们辛勤播种的累累果实,为学生提供了“亲证”的场所……

在珊瑚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每所学校的建设都深刻体现着亲亲教育文化的植入。校园里统一的文化标识,统一的校训、教风,统一的精神追求等,都在无声中增强亲亲教育文化的认同感,时刻提醒师生“我是珊瑚集团人”。

在学校看来,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灵魂。办好教育,首先应当厚植校园文化。因此,各集团校一方面保证了环境文化建设的一致性,同时还将独具珊小特色的亲亲教育文化贯穿于集团化办学全过程中。

“实施集团化办学以来,我们确立了“以文化为魂”的发展路径,开启了‘1+X’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珊瑚实验小学校长谭劲介绍,其中“1”是指珊瑚文化的母基,即统一的办学理念及由理念形成的亲亲教育文化;“X”指的是在这一共同的文化理念下,不断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集团分校。

围绕“珊瑚最红,孩子最亲”的办学理念,各集团校形成了以亲亲教育文化为魂特质:珊瑚浦辉实验小学的“亲历成长,启程幸福”的发展理念,珊瑚鲁能实验小学的“动起来”课程,珊瑚中铁实验小学的“强健孩童的身体、智慧孩童的心灵”理念,珊瑚康恒实验小学的“多彩康恒,快乐成长”发展目标,共同呈现出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样态。

天台岗小学教育集团

集群共进 从同质到异彩的进阶之路

以共同的办学愿景为基础,天台岗小学教育集团内逐渐形成了“一校六区,特色发展”的别样局面:南湖校区的科技教育,花园校区的美术教育,上海城校区的体育教育,天台岗融创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天台岗雅居乐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天台岗万国城小学的智慧教育,共同书写出集团化办学的同质异彩。

但在2010年以前,集团内还仅有3个校区的时候,各校区的集团化办学进程还停留在“步调一致,规定动作不走样”的同质发展阶段。

“每所学校要有自己的优势和创新,才能推动学校集群的高品质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从2011年起,天台岗小学教育集团走上了高质量的特色发展进阶之路。

变革,首先从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开始。集团内6个校区在“每天都上一个新台阶”校训的基础上,嫁接出了“同一内涵”的教育主张,并形成异彩纷呈的特色成果:“重庆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重庆市少儿美术特色基地学校”、“全国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始于文化,精于质量。瞄准教学质量这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集团内部创新构建了“双向联动”的治理结构,在天台岗集团党委的领导下,下设“集团执行层”六大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实行“集团学科大教研制度”,为所有校区的同学科同年级教师建立教学交流和成果共享的公共平台集团。各校区以“健康阳光、言行儒雅、好学善思的天台宝贝”为育人目标,以“台阶课程建设”和“台阶课堂研究”为途径,以培育“四有四会教师”为抓手,实现各校区“同质异彩”的教育质量提升。

南坪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整合融通 办有责任担当的优质学校

南坪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是一所“一校九点”的开放式窗口学校,集团内组织结构复杂,既有周边老校,也有新建学校;既有以校区存在的形式,也有以独立学校存在的形式。

如何合理架构集团的管理体系,让内部工作科学畅通地运行?

2017年,经过长时间系统性探索,学校总结出了整合融通的集团化办学管理体系建构策略,即介于松散型和紧密型两种办学模式之间的,适用于南小教育集团的特色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了集团内治理复杂的难题。

具体来说,就是制定了“纵向牵头,横向落实”的“纵横交错”无边界管理模式。即在集团党委领导下实行“法人制”与“委托法人制”形成横向管理层,在集团与校区间设置“七大中心”形成纵向管理主线,同时实施“重心下沉、扁平化、无边界”管理运行模式和“一体化”集团管理策略,优化教师和教育资源配置,从而确保了集团管理高效运行。

“搭好管理的底子后,我们把文化作为突破口,培育集团共同的价值追求。”南坪实验小学校长冯晓旭说,责立南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要将责任教育传承下去,成为集团发展的根基。

基于此,集团建构了责任教育体系,提出责任担当的“三个序列”“四个维度“五条活动主线”和“六个一体验”,将责任担当转化为集团教育的实践行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围绕“3456”的责任教育体系,着力体验与实践,学会责任与担当。

重庆珊瑚中学教育集团

校际联动 彰显多彩教育大格局

2006年,重庆市珊瑚中学代管进修校附中,并更名为珊瑚中学西校区。2015年,两校师资统一安排,两校领导班子教师完全融合,西校区更名为“明佳校区”。同年,在茶园建设珊瑚中学江南新城校区,一校多区的珊瑚中学集团化办学模式便初步形成。

集团校区的扩大,缓解了老区学位紧张的压力,同时也为新区的老百姓带去了福音。刚搬进江南新城的居民王女士连连感叹:“太好了,家门口也能读到好学校,再也不用为孩子入学问题发愁了。”

百姓的赞誉,源于政府的科学决策,也离不开学校为推进集团化办学付出的努力。

据了解,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精准性,珊瑚中学不断促进多层级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形成了本部校区构建课程开发与建设基地,明佳校区构建创客基地,江南校区构建智慧与科技基地的“一校三区”同质异彩格局。

在此基础上,学校追求多彩教育,做“有温度的教育”,开设特色校本课程40门和管弦乐、剪纸、围棋等多样化学生社团,同时承接影子研修、挂职培训、短期国培项目等活动,放大教育格局,升华国际视野,做“有高度的教育”。

“作为重庆市示范初中,我校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者,也是教育投入的受益者,应担起反哺之责,为实现“书香南岸,幸福教育”的美好愿景‘搏浪探路’。”珊瑚中学校长林莉说。

重庆市第110中学校教育集团

协同发展 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以前,小区附近只有110中一所学校,学校班额供不应求,我只能把孩子送到离家远的学校就读,很不方便。”陈女士是南岸区保利观塘小区的一名住户,自从两年前家门口建起新学校后,她就把孩子接了回来,就近入读小区附近的观塘中学。

“刚开始还担心新学校的办学质量不高,知道学校是由110中学领办后,便打消了我对新学校的疑虑。”陈女士说。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紧迫性激增,“上好学难”问题日益凸显——正是处于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位于南岸区与巴南区交界的重庆市第110中学校教育集团便应运而生。

2015年9月,110中雅居乐校区设立;2017年4月,观塘中学设立。自此,110中教育集团以一校多区和独立法人混合模式为主的教育集团正式成立,集团的组建大大缓解了区域周边适龄儿童入学问题。

据了解,3个校区通过教师轮岗交流、联合教研、同步考试、统一考评等形式,实现了集团协同发展,以强带弱、薄弱联盟,推动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同愿景上,各显其能,打造出了110中学五公里校区的艺术特色,雅居乐校区的体育足球、跆拳道特色,观塘中学的网球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教育格局。

虽然集团成立的时间不久,但却秉承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宗旨,完善机构、储备干部、优化管理,各显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集团内师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