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烟膜回收让白色垃圾变废为宝

2019-11-19 10:50:06  来源:武陵都市报

连日来,笔者在水市乡烤烟基地里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烟农们正在地里忙着收“作物”——烟地残膜。忙碌之后的烟地里,干净整洁,这些烟膜会被集中回收再利用,困扰多年的烟地白色垃圾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据了解,水市乡作为黔江区烤烟第一大乡,今年烤烟收成6200亩,使用了大量烟膜。以往每当烤烟收割后,烟地里随风飞舞的废旧烟膜到处都是。每到下一轮耕作期,烟农们采取就地掩埋、焚烧或随意丢弃的处理方式,造成环境污染。针对这一情况,水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召开烟膜回收专题会议,制定印发了《烟农告知书》,通过微信群、院坝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活动大力宣传废旧农膜回收的重要意义,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悬挂横幅10余条;与此同时,号召全乡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烟膜清理的志愿者活动,清理烟膜800余斤,被清理土地近20亩。在各村(社区)还设立烟膜回收点,由水市乡供销合作社进行统一收购,明确烟膜回收价格800元/吨(棚膜1600元/吨),并建立了烟膜回收的村巡查员和乡监督员制度。

在水市乡收购现场,水市社区烟农李安江正在过磅自家的废旧烟膜。他欢喜地说:“今年我家的100余亩烤烟盈利30余万元。现在好了,按照烟膜回收价格,让我额外增收了2000余元,烟地干净了,污染少了,干劲儿更足了。”笔者留意了一下,在水市乡回收点,运送废旧烟膜的车辆来来往往。通过了解,这些烟膜将会被水市乡供销合作社统一打包,运至重庆市南控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作为再生颗粒的原材料处理售出。截至目前,水市乡烟膜回收农户参与度达到95%,现在已回收烟膜30余吨,全乡白色垃圾明显减少,烟膜就地焚烧、掩埋和丢弃的现象一去不复返,环境也明显得到改善。(通讯员 谢均 欧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