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巴南:巴国故里筑金台 渝南新城引凤来

2019-11-11 09:56:31  来源:重庆日报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署,巴南区委、区政府积极付诸行动,牢固确立了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打造优厚条件招才、齐心协力育才、不拘一格降才,持续强化政策供给、平台供给、服务供给,努力将巴南打造成为优秀人才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创业之地。

截至目前,巴南区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9.05万人,为推动巴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按计划,到2020年,巴南要初步建成人才汇集、素质优良、教育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显著增强、创新创业生态优化的重庆南部创新中心、教育强区和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

强化政策供给 营造“生机盎然”的制度环境

8月23日,巴南区举行第二批“菁英计划”获奖人才奖励大会,巴南区委书记辛国荣等相关区领导为获奖人才颁发奖金,现场拿出805.38万元“真金白银”对入选“菁英计划”的44名人才进行奖励。

“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作为此次“菁英计划”入选人才之一,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林治华表示,荣誉仅仅是一个开始,下一步,将在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人才培养、促进生物医药科研水平等方面,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发挥所长。

“菁英计划”启动于2017年,是巴南区为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吸引、留住、用好高层次人才的创新举措。该区就此将每年拿出不低于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对入选人才和用才单位进行奖励,促进人才集聚创新。

根据《巴南区“菁英计划”高层次创新人才激励办法》,将给予甲类人才3万元-100万元奖励,对乙类人才将参照其年薪的20%、15%和10%分三个档次给予奖励,最高为80万元。

“菁英计划”极大地提振了精神、凝聚了人心,巴南区人才干事创业热情不断提升。

要实现“引人才”、“得人心”,政策体系的完备无疑是重要支撑。

为此,巴南区不断强化政策供给,营造“生机盎然”的制度环境。

除了类似“菁英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考核评价办法》、《科技创新扶持暂行办法》这样的人才激励政策,在人才引进政策上,巴南修订落实了《引进紧缺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由区人才基金给予重点紧缺人才一定金额安家补助等。

针对人才培养,则出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暂行办法》,对取得市级一类大赛前2名或国家级一类大赛前5名的高技能人才所属企业或单位,命名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单位,并给予优秀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

在政策“刺激”下,巴南区技能集训基地选拔的人才参加第四十五届世界技能大赛,在美发、建筑石雕、汽车技术、管道与制暖、化学实验室技术5个项目中荣获2金2银1优胜的辉煌战绩,成绩位列全市第一。

就在11月6日,一项针对创新人才专项资金使用分配的全新政策,又在巴南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上获得通过。

该政策拟分别在区教委、区卫生健康委、生物医药城公司、经济园区公司等6个单位设立人才引育专项资金,通过政府出一部分资金撬动用人单位引才、育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力度。

强化平台供给 营造“有位有为”的工作环境

“引得来”人才是水平。“用得好”人才,更是学问。

在栽好梧桐树的同时,如何搭建更大的舞台,让各类人才在推进区域发展的“剧目”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巴南将着力点放在了创新平台的建设上,以创新的土壤,滋养人才的成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人才,则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

面对当前新产业、新动能、新技术的蓬勃兴起,巴南区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建设了一批人才发展的创新平台,努力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

在5月30日巴南区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人才座谈会上,巴南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何友生高度重视人才的创新发展,亲切地与首批入选“菁英计划”人才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鲁宏博士就创建巴南区医学影像实验室、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医学影像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建设进行交流,会后亲自推进相关平台建设。

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各类科技创新研发平台82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其中高端研发机构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7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等。累计培育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8家,高成长性企业19家;建成市级科普基地 8家,市级农业专家大院3家,星创天地2家。现有市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市级及以上众创空间8个。

重庆颇闰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在巴南极速超越创客空间成功孵化的本土企业。董事长王元是个1988年出生的年轻人,创办颇闰公司时,他还只是重庆理工大学研二的学生。

“最初是购买打印机在寝室帮同学打印论文,后来订单越来越多,就开始涉足云打印的项目研究。”王元介绍说。

所谓的“云打印”,就类似于自动售货机一样,无人值守。这一项目,很快被学校推荐给了极速超越创客空间。

创客空间不仅给王元提供了办公场地,还为他们投资147万元,并为其配备创业导师、组建团队。

如今,颇闰公司已有上百人规模,实现年盈收3000万元,公司估值2亿多元。“是创客空间的孵化让我们具备了造血功能。”王元感叹,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企业的发展,“最大的支持就是政府的扶持”。

一粒种子,可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极速超越创客空间,就是巴南为人才成长,厚植的一片肥沃土壤。

这一由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合股,以政产学研金相结合建设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已成功孵化企业30家,推动“巴南制造”迈向“巴南智造”。

事实上,极速空间还只是一个点。在巴南区为用好人才铺就的这个舞台上,一个更为宏大的叙事还在渐次展开……

就在今年,巴南区提出依托重庆理工大学,实施“一核一谷一带一园”创新创业生态圈规划,即“环重庆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

这个“圈子”将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中心,辐射周边10平方公里范围。在这个生态圈里,将加快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街区落地建设,引导科研机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平台高度集聚,带动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投资本深度参与。

同时,开工建设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华为ICT学院、重庆联通南部通信枢纽楼。

实施企业研发投入、研发机构、新产品开发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四个倍增”计划,新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以上、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形成大学校园、创新公园、科技产业园“三园联动”,智城、创城、产城“三城融合”。

强化服务供给 营造“温馨暖心”的人文环境

“让各类人才在巴南发展顺心、生活舒心、家庭安心。”在巴南区第二批“菁英计划”颁奖大会上,巴南区委书记辛国荣如是表示。

这一表态,无疑正是对巴南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生动解释。

3月28日,巴南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夏杨松赴企业上门颁发首批“菁英计划”获奖人才第二年奖励资金。

这一“送奖上门”的举措,让来自奥地利的机械加工领域专家安迪深觉荣幸。当天,在重庆大江美利信压铸有限责任公司,获奖的安迪连连表示,巴南对人才的尊重十分让人感动,希望能扎根巴南继续服务。

着力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巴南不仅让人才得到物质收获,更得到精神尊重,进而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巴南,通过领导联系服务人才机制,全区35名区领导明确联系服务专家65名,704名处级领导干部明确联系服务人才1813名。他们定期开展人才走访,举办座谈会,开展看望慰问,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当好各类人才的“后勤部长”。

比如区委组织部相关领导就曾上门到大江美利信、宗申集团等辖区重点企业宣讲并解读市区人才政策。

不仅“送政策”,巴南区还主动“送资源”——通过聘请第三方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专门针对企业情况开展调研、把脉、沟通指导,帮助企业破解人岗不适、高层次人才匮乏等困难。同时,建立区内院校与企业用人合作机制,通过订单培训、实习基地等方式实现合作共赢。

在对各类人才的生活保障服务方面,巴南区同样不遗余力。

该区编制了《高层次人才服务手册》,作为高层次人才享受相关政策待遇和便利服务的指南,详细介绍了户籍签证、配偶(子女)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内容。去年以来,先后办理了11件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家属社保转接、一次性购房补贴等服务事项。

同时,成立了区级、镇街(园区)、企业三级人才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人才服务工作受理范围。

目前,巴南区已建立镇街人才服务站22个,园区人才服务站4个,重点企业人才服务点27个,各平台、站、点服务专员共181人,进一步构建起部门联动、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人才管理服务机制。

制度环境、工作环境、人文环境,共同营造出巴南“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吸引各类人才纷至沓来。

11月9日,巴南区积极邀请参加重庆“英才杯”创新创业创造项目大赛决赛的半导体智能化之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数字光学图形技术等11个人才项目赴经济园区、重庆职教城进行实地考察交流,召开对接洽谈会。

11月11日,在重庆国际生物城举办2019重庆生物医药双创英才项目对接会,13名清华校友考察团和来自生物医药领域的31名高层次人才来区进行项目路演、合作对接。重庆英才大会期间,巴南区签约引进18名高端人才(其中,海外人才3名),意向签约《重庆市巴南区引进董家鸿院士团队与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合作共建肝胆与肿瘤特色高端三级医院和新型高端研发机构》项目、重庆市细胞科技产业基地、数字光学图形技术、人工智能全自动最优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与产业化等一系列高科技项目11个。组团考核招聘事业单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为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引进西南大学119名应届毕业生,其他事业单位现场签约8名硕博人才。

王萃 王彩艳 杨敏 图片除署名外由巴南区委组织部提供

人才大数据

2018年以来

巴南区推荐入选

重庆英才·第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名

重庆英才·第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团队7个

“鸿雁计划”14名

“西部之光访问学者”2名

区级“菁英计划”88名

到2020年

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0.86万人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的50%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30%以上

力争5年内建成国家级创新基地1个

成立高端研发机构10家

打造国家级孵化平台3个

吸引院士及专家团队30个

引进培育国家级人才5—10名

市级人才30—50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