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输血更要造血 扶智更要扶志——云阳县“四个聚焦”撬动扶贫扶志杠杆效应

2019-11-07 10:10:21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城乡统筹发展网11月7日讯 图文/云阳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近年来,云阳县坚持将精神扶贫纳入脱贫攻坚重要议事日程,始终注重精神扶贫工作的统筹性、有序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成立了以县领导为组长的精神扶贫工程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督导、亲自听取情况汇报。

云阳县先后出台《云阳县“十进农家”乡风文明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八大理念”大力实施精神扶贫工程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纲领性、制度性文件,坚持实施“思想教育、荣誉激励、立规易俗、氛围提升、技能培育、基础保障”六大行动,以“四个聚焦”解决“扶持谁、谁来扶、何处扶和怎么扶”的问题,做到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两促进、两不误,为脱贫质量全面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聚焦“扶持谁” 着力破解精神扶贫思想壁垒

突出问题导向,针对脱贫攻坚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度不够,有‘两张皮’倾向”等问题,寻找症结,有的放矢。

——瞄准症结。通过调研,发现农村地区有的地方垃圾污水处理不到位;有的地方生活环境较为脏乱;有的地方仍然相信迷信;有的地方个别群众盲目攀比;有的地方群众“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等等。这些现象症结,归根结底都是思想问题,必须运用精神扶贫手段进行破解。

——瞄准对象。问题找得准、找得实,为锁定精神扶贫的对象提供了依据,主要有: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群众;不赡养老人、不尽孝尽责的村民;不厉行节约、大操大办的村民;不讲卫生、不讲文明的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的村民,等等。

——瞄准目标。精神扶贫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重点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八大理念”:即文明卫生理念,做到室内外整洁、衣着被褥干净;优生优育理念,摒弃人多力量大、重男轻女思想,做好优生优育;理消费理念,在穿扮、送礼、建房等不攀比;邻里和谐念,亲帮亲、邻帮邻,相互包容、理解;崇尚科学理念,相信科学、破除迷信;尽孝尽责理念,常关照父母和孩子成长;自力更生理念,埋头苦干、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理念,用勤劳和智慧开拓致富路。

聚焦“谁来扶” 夯实精神扶贫人才支撑

县里成立精神扶贫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谋划、科学调度、过程督导、跟踪问效等,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精神扶贫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督导、亲自听取精神扶贫情况汇报。

——巩固专职扶贫“核心层”。通过发挥县乡村三级指挥部(所)、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等组织机构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村四职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指挥长等专职扶贫干部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把精神扶贫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出特色。

——拓展结对帮扶“中坚层”。帮扶人一方面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掌握“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扶贫政策的享受情况,另一方面从思想深处着手,开展面对面、一对一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他们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誓与贫困作斗争。

——延伸志愿服务“外围层”。首先,由县属有关行业部门牵头,组建“脱贫攻坚宣传队”“青年志愿突击队”“巾帼志愿服务队”“文艺志愿服务队”“助残志愿服务队”等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重点发动脱贫群众身边的热心人或亲戚朋友参与志愿服务,针对性开展“云阳一起奔小康”“干群众一家亲”等志愿服务活动。其次,深化“民企志愿扶贫行动”,发动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做好扶志与扶智。最后,整合移民培训、职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雨露计划”培训等师资队伍,通过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指导,实现贫困群众“一户一人一技能”。

聚焦“何处扶” 拓宽精神扶贫载体平台

有效利用各种平台,进一步突显精神扶贫的正向激励和教育引领作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思政教育平台“全覆盖”。结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开办“中华文明讲堂”,将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内容有机融入传统文化课程,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结合“做有梦想有追求的重庆人”主题实践活动,全面举办梦想课堂,围绕时事、科普、法律、创业就业等内容开发“十八类”梦想课堂专题,不定期开展“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自尊教育”五大教育,提升贫困群众的思想道德境界和规则规矩意识。

——社会宣传平台“全覆盖”。围绕“八大理念”创作墙体形象漫画,实现村社张贴全覆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诠释核心要义,让贫困群众看得见、懂得起、好效仿;结合扶贫路线方针政策,梳理创作扶贫公益广告标语模板100余条,充分利用乡村广场、堡坎、围挡、T型广告牌等户外宣传载体,累计发布扶贫标语3.7万条(幅),做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三是媒体舆论平台“全覆盖”。在《云阳报》、云阳电视台、云阳网等新老媒体开设“扶贫攻坚进行时”等宣传专栏,以新闻简讯、人物通讯等形式报道扶贫动态、宣传先进典型。截止目前,扶贫新闻发稿3200多条。同时巧借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级市级权威媒体资源,深入报道成果经验,扩大扶贫工作影响力。

——文艺引领平台“全覆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编辑出版《同奔小康路—脱贫(扶贫)故事集》第一二辑各3万余册,讲述100余名先进典型人物的感人故事。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小品、快板词、三句半、情景剧等文艺作品10余个,组织策划大型扶贫摄影展,组建10个文艺小分队,结合“送文化下乡”开展村社巡演100余场,让基层群众在文化艺术熏陶中净化内心思想灵魂。

聚焦“怎么扶” 探索精神扶贫方法要义

云阳县在精神扶贫工作中注重调动广大村民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德治与法治并举的手段,强化村民自治功能,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约束性和监督力,为扎实推进精神扶贫提供不竭动力。

——重立规、规范制度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民政部门牵头,指导和督促各乡镇(街道)和村社针对滥办酒席、不孝敬父母、不诚实守信等陈规陋习,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市民公约,明确行为红线,细化约束条款,强化制度执行,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功能,为破坏公序良俗者上一道“紧箍咒”。

——重示范、树立榜样标杆。以“八大理念”为测评标准,各村民小组每季度评选一次“八好之星”,累计已达2.9万余户。定期开展三级“文明家庭”创建,坚持每月全媒体发布,其中县级文明家庭达12570户,乡镇级3.6万户,村社级7.1万户。组织百余名文学骨干深入基层,采写各类榜样家庭(人物)的奋斗故事和治家理念,开展“立家训、重家教、传家风”活动,宣传县级榜样家庭2000余户,发动贫困群众向榜样家庭看齐。

——重警示、固牢思想防线。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规划,发动文化志愿者为各类贫困户量身订立家训3.9万余条,并书写装裱上墙,让他们思想有准绳,行动有方向。在村社设置“红黑榜”,对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如期脱贫的贫困家庭上榜表彰,对“不愿脱贫,争当贫困户的;房前屋后脏乱差的”等不良行为的人和事以“黑榜”曝光警示,引导村民自我教育管理。

——重治理、突显威慑效应。印发《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重点整治“大操大办”“封建迷信”“脏乱差”“薄养厚葬”等社会不良现象,逐一明确牵头责任单位、具体举措、完成时限,一抓到底,努力形成强大的政策导向和舆论强势。

——重褒扬、激活内生动力。积极探索生产奖补、劳务补贴、以工代赈等机制,将扶贫政策与贫困群众参与度挂钩,不搞大包大揽,努力解决部分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同时,建立贫困户脱贫荣誉退出机制,对已脱贫的贫困户,统一颁发“同奔小康荣誉证”进行表彰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提升群众精气神。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