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开州:构建综合立体交通大网络

2019-10-28 10:18:19  来源:重庆日报

南山森林公园旅游环线 摄/彭海波

开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受群山围困的地理条件限制,交通闭塞落后成为制约开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

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概括70年前开州的交通状况一点不为过。解放初期,开州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对当时的开州人来说,山那头江对岸都是遥不可及。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第一条万开公路建成通车,第一条万开高速建成运行,第一个开州港通航投运,第一座跨河大桥连通两岸,第一条隧道打通两山......交通滞后的情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着力构建综合立体交通大网络,近年来,开州以“融主城、联周边、畅内部”为统揽,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提升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现内畅互通,再到向东接宜昌连武汉、南融万州连主城、西进达州连成都、北上安康连西安的大通道迈进。

70年沧桑巨变。开州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推动了开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开州港 摄/彭海波

优化区域路网提高内畅互通水平

赵国兵今年56岁,是土生土长的长沙镇人,先后干过副食、水果、烟花爆竹等生意。上世纪80年代,为了到县城进货,天不亮就要出门,天黑了才能回家,要是路上耽误了,还得在县城找个地方睡一晚。“采购倒是挺快,大把时间都花在了往返的路上。”他说。

“不仅是到县城困难,过去就连乡与乡之间找一条像样的干道都很难。”开州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对此,大家都编了很多顺口溜:山对面的人家看着近,真要过去走得你哭;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交通条件的落后,曾让开州人吃够了苦。

但如今,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

70年来,勤劳勇敢的开州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硬是让天堑变通途,让处于劣势的交通条件变成了经济社会飞跃发展的优势,创造出开州交通建设史上的一个个开州精神、开州奇迹、开州速度。

截至去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8010公里(高速公路60公里),位居全市第2位。其中境内国道4条、总长289公里,省道4条、总长317公里,县道总长259公里,乡道总长787公里,村道总长6297公里,硬油化公路总里程长4289公里,硬油化率54%,乡镇公路通畅率为100%,行政村通畅率为100%,实现了开州城区、乡镇街道、村社的互联互通。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快提高内畅互通水平,近年来,开州结合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普通干线公路升级或改造工程,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四好农村路”建设。

比如,大力实施并完成了G542铁桥至临江段公路改造工程、S206竹溪至铁桥双河堰段公路改造工程、南门天鹅池至马尾槽连接道路工程、中和至义和公路改造工程、金峰中桥至分水梁公路改建工程、三汇口至杨柳关公路改建工程等14个项目。今年,开州更是计划开建凤凰梁大桥工程,改造S206铁桥至巫山坎等普通干线公路152公里,以进一步优化区域路网、提高内畅水平。

“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扩大外联开放

“渝西高铁真的要经过开州了,终于可以在家门口坐火车了。”“大开州要有机场了,看新闻说选址都定了。”“听说要有从开州到云阳、巫溪的高速公路了……”去年,当这些消息传开来,开州人聊起这些事都激动不已。

今年年底,万开周家坝—浦里快速通道也将迎来建成通车。到那时,从开州区浦里新区到万州时间将缩短至15分钟,两地群众的出行、经济文化往来也将更加密切。看着这一喜人的变化,当地80岁的村民周帮权眼睛湿润了,“真是太不容易了!”

随着一条条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等项目的落地实施,折射出开州人对缩短开州交通与外界距离,融入全市、全国的愿望非常急迫。

据介绍,开州以“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交通建设跑出了加速度,这座昔日的“深山孤城”正逐渐成为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的交通枢纽,外联开放水平进一步扩大。

铁路方面,渝西高铁已完成预可研审查,正在开展可研工作,预计2020年启动建设,开州将结束“手无寸铁”的历史。成南达万高铁完成了可研审查;长垫梁开货运铁路、轨道交通已启动研究。同时,积极推动达万利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尽早启动。

航空方面,积极推进“航空入境”,通用机场选址已通过评审,目前正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远期还将建设雪宝山、汉丰湖两个起降点,为开州旅游发展增添助力。

高速公路方面,开州正在织密高速路网,在全面推进开城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牵头推进开梁高速前期工作;配合推进巫开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目前正开展初步设计,预计2020年开工;万达直线高速过境南门并在此设置落地互通。

水上运输方面,开州港一期运行良好。2018年,货运吞吐量达46万吨,水上运输重新焕发活力,悄然形成了新的物流运输格局。目前正积极推进航道升级提质前期工作,助推开州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

如今,按照高速铁路“加速度”、高速公路“加密度”的建设要求,开州基本建成渝东北交通枢纽和渝川陕鄂边区商贸物资集散地,通过提高交通基础设施能力、依托放射状干线公路以及“一干三支”的航道布局和“一客三货”的港口布局,初步构建水陆并举的交通新格局,对外基本实现“30分钟万州、2小时渝东北、2小时重庆主城、4小时成都、5小时西安”的目标。

未来,开州将着眼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等战略规划,构建“外联内畅互通”大交通格局,实现“客流速度更快、物流成本更低、集聚效应更强”三大目标。瞄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铁公水空四种方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融合,编制“十四五”交通规划。可以预见,随着对外“7高5铁1空1港”大通道格局、对内“4纵4横多联线”大路网格局的成型,开州通达八方的交通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这也让开州加快融入了全国交通大动脉,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节点的快车道。

交通大网络赢来经济社会大发展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经济社会的作用不言而喻。这一点,开州人理解得更加透彻。

从1959年原万县交通建设公司给开县交通局调拨2辆货车,开县从此有了自己的运输车辆;1974年,开县有大货车4辆、中小型货车各1辆,开启开县自有一辆车的客运历史;到1993年,陈家运输公司首发广东省龙岗市客车2辆,为开县长途客运揭开了序幕。面对这些重大节点,老一辈的开州人对过去的交通运输历史仍历历在目。

伴随新中国的成立,公路建设从无到有,从低等级的泥结碎石路到水泥、沥青路面的高等级路,再到今天的高速公路,从内封闭发展到大跨度、高速度发展,开州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与此同时,这些变化也加快了开州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如今,开州已在全市率先实现客运超长班线接驳运输全覆盖。其中接驳运输车达到85辆,辐射范围包括广东、浙江等10多个省份。客运车辆达到863辆,其中城区公交车211辆、出租车260辆,开辟公交线路23条、省际班线26条、县际班线10条、区内班线175条,全区货运车辆总数达到6800多辆。

与此同时,通航水域里程更是达157.5公里,水运企业5家;乡镇渡口7座;各类货运船舶68艘、6.6万载重吨。城区公共自行车达到1300辆,租借点43个,居民持免费骑行卡总数超过1万张,基本满足了开州城乡居民的出行。

交通发展带来的变化远不止市民的出行上,也更是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多种可能。

目前,结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州通过“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了与干线路网的互联互通,打通了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快捷通道,支撑起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现在,行走在开州农村,沿线村镇因路而变、因路而美、因路而兴的发展美景随处可见,老百姓也真切地感受到发展有底气,腰包更鼓了。未来,开州将加快谋划面向“江东浦”的通道型交通、面向组团城区的公交型交通体系、面向广袤乡村的网络型产业通道,推动农村公路加硬、快速通道加长、干线公路加等级,努力打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赵童 刘玉珮 图片除署名外由开州区交通局提供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