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千年羊城正青春

2019-10-25 09:29:4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刘 磊 罗艾桦 贺林平

核心阅读

现阶段,“三旧”改造正在千年古城广州如火如荼地展开……在市委和市政府统筹推进下,城市更新和社区、乡村“微改造”正一步步改变着广州的外在面貌和内在肌理:城市实现老城历史文化保护和人居环境双赢,产业升级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业激发了城市经济发展活力。今日广州,正以更加青春亮丽的姿态,傲立珠三角,扬帆大湾区……


千年羊城,处处透着风华正茂:

——荔湾区恩宁路永庆坊,广州最长、最古老的骑楼街。因为一度住的多是老人,所以“那时巷子里飘出来的都是中药味。”曾有如此感受的老街坊梁毅明,如今被老街的崭新活力所震撼:西关老屋在“绣花”般精巧的修葺工艺下,既保留了原有的外部轮廓,又显得焕然一新;屋瓦面、青砖墙、红砖墙、灰雕、彩塑等各种传统元素有机交织,既重现了建筑的传统风貌,还吸引来了广受人们欢迎的新产业。

——广州“绿心”海珠湖边,一看到海珠同创汇的规划图,专注服装布料线上销售平台的美轮科技老板二话不说,就拿下了一间2300平方米的旧作坊。随着这座时尚创意产业园脱胎而生,美轮全新的“FDC面料图书馆”也闪亮登场,至今已上架布料1000万种。

——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已搬走数年的村民徐育英,再回来时已认不出自己的家乡:旧村整治未及半年,原本“脏乱差”集中的沙坑涌华快桥底,变身公园式绿道;昔日凹凸不平的泥地停车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设施完备的大源党群文化广场;更有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散布全村。

自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以来,广州以规划引领,以“三旧”改造为抓手,加速推动城市更新和社区、乡村“微改造”,为高质量发展腾挪更大新空间。一抹抹老城风华,正在广州干部群众协力奋斗的双手中实现!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一年两度的广交会,如约在珠江之畔举办。每年都来参加广交会的法国客商法比安·德尚发现,广州这些年越来越美了……

坐拥一线江景的现代化琶洲展馆和“小蛮腰”自不必说,久远如1959年广交会会址的缤缤广场大楼,也随着海珠广场的改造焕然一新:中西融汇的楼体结构经过维护修缮,外立面涂装了和周边建筑统一的米黄色调;门前原本的左转车道经过精心设计,改造成步行广场,市民游客可以直接走到广场中心的解放纪念碑脚下,零距离赏花拍照。“海珠广场及周边环境品质提升工程,按粤港澳美丽湾区‘城市客厅’目标来设计,贯穿既出新出彩,又保留原汁原味的理念。”市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建筑师马震聪说。

根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今年2月编制的《广州“老城市新活力”三年提升计划(2019—2021)》,广州将开展6大类、20项行动,让全城焕发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无穷魅力。“在实施提升中,像海珠广场一样,特别注重老城历史文化保护和人居环境的双赢,‘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邓堪强说。

号角既响,在市委和市政府统筹推进下,一场场攻坚战在羊城次第打响:

市河长办聚焦全面剿灭黑臭水体,纳入住建部监管平台的147条河涌已有144条实现不黑不臭,活跃在各地的1138名民间河长形成“全民护河”的格局;

市住建局统筹城市更新项目审批和建设,今年1—9月已完成城市更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81.9亿元,完成率106.6%,同比增长50%,永庆坊等一大批老城新景成批涌现,成为“网红”景点;

市城管局瞄准“厕所革命”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发力,今年1—9月,全市新建和升级改造公厕1927座,到年底全市公厕数量将达到8000余座;

各区、街道一边忙着老旧小区“微改造”,共推进改造项目685个,到今年底可累计完成项目300个;一边向2.65亿平方米违法建设“亮剑”,力争3年拆除1.1亿平方米,其中2018年成功拆除7.3万宗、3600万平方米……

广州在永庆坊采用“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微改造”模式,在保留旧建筑岭南特色风貌的同时,全面提升硬件环境,加种巷间绿化,增设户外喷雾降温,并引入众创办公、创意产业,探索出了“党委统领、政府主导、企业承办、社会参与”的旧城“微改造”模式。

城乡统筹,人居、产业并举是广州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从白云区鹤龙街道黄边村考出去的大学生龙冠星,眼看家乡越来越美,急不可待回到村里,在基层干部岗位上奋斗起事业“第二春”。原来,村里脏乱差的工业园被整体拆除,腾出的21万平方米集体建设用地引入了全新的“广州设计之都”项目,一年为村里增加租金收入9000多万元。每次有朋友来,龙冠星都会带到村中心的荷塘,那是村集体投资400万元改造的。凭栏低瞰,只见鱼戏莲叶间,昔日的黑臭水和漂浮的垃圾早不见了踪影。

向存量空间要效益,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

要不是海珠同创汇的进驻建设,面料图书馆这样的新业态,不可能进到南洲街东风村这样的地方。

“两年前这里还是给中大布匹市场做外围配套的村级工业园。我们进来后,整体设计,重新定位,给建筑‘做减法’,给环境和配套‘做加法’。目前围绕服装产业链,已聚集服装设计等高端生产型服务企业近200家。”同创汇副总经理李鹏程说。

城市更新的过程,免不了低端产业退出;而环境的美化,又必然吸引高端产业纷至沓来。这是在现实倒逼下,老城市向存量空间要效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产业新动能的深谋远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宏伟认为,今后“三旧”改造还要继续成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截至目前,全市“三旧”改造项目预计投资超6000亿元,已累计完成3122亿元。

村级工业园是珠三角“三来一补”背景下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生动写照,如今成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沼泽地。市工信局副局长张建华坦言:全市2705个村级工业园面积约131.62平方公里,约占工业用地面积的30%,但仅创造10%的工业产值、6%的税收。“随着全市开发强度逼近国际警戒线,盘活村级工业园等存量土地成为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今年以来,广州精准施策,探索村级工业园的改造提升,天河智汇Park、纳金科技产业园……越来越多像东风村这样的村级工业园涅槃重生。“通过释放土地红利和导入新兴产业,实现‘老厂房,新业态’。”市工信局局长江智涛表示。

产业用地进入“存量时代”,旧厂改造,也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空间载体。

位于海珠区的工业大道,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汇聚了30多家工业企业,撑起广州工业半边天。“工业大道再无传统低端工业,全区共有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旧厂房、集体旧物业正在或已经改造成为科技园区,一大批科技型企业,如腾讯微信总部,阿里、小米、复星华南总部等,都选择落地海珠。”海珠区委书记马正勇说,“通过推进空间再生产、产业再导入,为城区注入‘抗衰老’良药。”

广佛一体化核心区域的岭南V谷·广州国际智能科技园,改造前建有石灰厂等旧厂房及仓库,经过改造成为国际智能科技园。园区以产业导入为龙头,配套商业、酒店、公寓等商务和生活物业,建设产居商一体化、以科技为主题的RBD(休闲商务区),拉动固定投资超50亿元,预期创造就业岗位1万个。

据统计,截至目前,广州旧厂改造关停搬迁产能落后企业310家,依托腾退出来的土地,引入创新型企业4600家,建成科技孵化器5个,推动华南国际港航服务中心等一批园区产业的转型升级。今年1—9月,广州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853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8.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较快,增速达20.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57.8%。

改善民生基础设施,群众生活更有奔头

越秀区洪桥街道三眼井社区一带曾是没有电梯的老楼,住在7楼的黎婆婆90岁了,虽然精神尚好,唯独困于腿疾行动不便。直到今年上半年,越秀区在老旧小区“微改造”中,同步推进生活配套设施的完善提升。一个个老楼加装电梯项目落地,让越来越多像黎婆婆这样的老人轻松上下楼。

老城市新活力,要“面子”更要“里子”。“在城市更新中同步民生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奔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齐怀恩表示。

经摸查,广州全市2000年之前建成,存在功能配套不全、建设标准不高等问题的老旧小区共有779个。2018年、2019年,市政府连续两年将老旧小区“微改造”纳入十大民生实事,总投资估算约84.5亿元,涉及52万户居民、21935栋楼、3535万平方米建筑。

“老旧小区‘微改造’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我们要用‘绣花’功夫扎实推进。”王宏伟介绍:截至目前,全市老旧小区累计拆除违章搭建4.03万平方米,规整“三线”1008千米,整治雨污分流124千米,增设无障碍通道24千米,完善消防设施16108个,加装电梯3495台。

生活更有奔头的,还有散布在老城区边缘的广大城中村居民。“脏乱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大家都渴望改造。”白云区永平街永泰村村党委书记龙炽英说。

如今,永泰村过去火爆的茶山庄“饮食一条街”不见了,沿白云大道北行,一座巨型规模的商业综合体安华汇呈现眼前。永泰村通过茶山庄地块改造,带动村2、3、4、5、6经济合作社片区安全隐患整治和旧村综合整治,避免了大拆大建,深处也完全“改头换面”:过去蛛网一样悬挂空中的线网已清剪,沿街广告招牌也全部被整饬,消防整治、用电、给排水改造等也一项项落实。村里新建了36处垃圾收集站,新增公共绿地、组团绿地2万平方米。

据统计,广州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已拆除违法建设超120万平方米,将绿地率从5%提高到35%以上;建设村民安置房1540万平方米,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场所)1772个。

依照《广州“老城市新活力”三年提升计划(2019—2021)》,羊城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根本政治保证,以深化改革开放为根本路径和关键一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努力出新出彩。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