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评出十大好吃鲜食甘薯,这些你都吃过吗

2019-10-24 20:46:36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

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10月24日讯 记者 刘早生 李朋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甘薯是十三种最佳蔬菜中的冠军。这是权威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和评选出来的。

甘薯就是重庆人俗称的红苕,因其富含多种维生素、花青素、胡萝卜素、矿物质、糖蛋白、黄酮、绿原酸等营养和功能成分,被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评选为营养指数第一食品。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科学研究所研究发现熟甘薯、生甘薯抗癌指数排在20种蔬菜的第一、二位。

重庆人爱吃红苕,巴渝大地遍植红苕。甘薯的品种繁多,依据肉色可分为红心、黄心、紫心、白心等。

那究竟什么样的甘薯才是好吃的甘薯,是众多消费者亟需想弄明白的问题。

评选会场

2019年10月24日,在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三楼会议室,甘薯香甜气息萦绕。这里正在举行首届重庆市“三峡杯”十大好吃鲜食甘薯品鉴会,它将告诉我们哪些品种是最好吃的甘薯。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

活动由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办,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协,还有来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徐州、贵州、南充市农科院、所,西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农业院校、重庆市各区县农技部门等单位共计60余人参加,由全国各地育种单位选送的34个甘薯品种角逐“三峡杯”好吃鲜食甘薯前十名。

甘薯评定前进行统一的蒸薯

专家组正在进行甘薯熟食适口性评定

好吃甘薯评选规则是什么?

本次鲜食甘薯品鉴会会前制定了严谨的评选规则。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规范:

一是评选组分为专家组和大众组,专家组评分占总分的70%,大众组评分占总分的30%。其中,专家组由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担纲组长。大众评委有来自重庆甘薯主产区县农技站的代表6名、专业合作社和乡镇的代表4名、种植大户代表2名、甘薯类相关企业的代表2名、农产品电商代表2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二是参评甘薯品种均为通过审(鉴、认)定或由当地农业主管部门证明是当地主栽的品种,并能代表该品种特征特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三是所有进入食味鉴评和营养品质检测的产品样品由纪律监督小组分别编号。分为紫心组、红黄心组,对照编号为No•1,其中紫心组对照为宁紫薯1号,红黄心组对照为万薯10号。其他试样采用随机编号。

评委正在对甘薯外观品质进行评定

好吃甘薯是如何鉴定的?

专家和大众评委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甘薯进行了鉴评

一是薯块熟食适口性评定,包括品评甘薯的肉色、肉质粘度、香(风)味、甜味、面度、水分);

二是甘薯外观感官评价

三是薯块营养指标检测:包括检测花青素、胡萝卜素、可溶性糖、粗蛋白,还原糖等。该项已由西南大学薯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对参选品种进行了检测。

参评的紫心薯

参评的黄心薯

市民期待的十大好吃甘薯揭晓

经过一上午紧张有序的鉴评,评委们从34个甘薯品种中评选出了十大好吃鲜食甘薯,其中紫心组3个,红黄心组7个,重庆自主选育的4个品种入选此次十大好吃鲜食甘薯榜单。

首届重庆市“三峡杯”十大好吃鲜食甘薯榜单


据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黄振霖研究员介绍,此次活动的举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活动不仅为进一步了解大众的口味和改良品种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农业科研工作者育种选种、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给出指导意见和建议。

据悉,近年,重庆市鲜食甘薯产业发展迅猛,优势突出。这得力于重庆多年来在甘薯品种培育的科研攻关和对优良甘薯品种的大力推广。截止目前,重庆市已累计选育甘薯品种80个,其中包括忠薯1号、万薯7号、渝紫薯7号在内的食用型甘薯36个,其中,忠薯1号荣获2018全国第八届“金悦杯”全国甘薯擂台赛一等奖,万薯10号荣获2019全国第九届“光友杯”甘薯擂台赛二等奖。

2018年,重庆甘薯种植面积507.46万亩、单产1638.9公斤、总产831.7吨。甘薯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三,初步形成了渝东南和渝东北以淀粉加工品种为主、渝西和城郊以菜用苕尖和特色食用薯为主的甘薯生产基地。其经营主体包括合作社、大户、企业等。

重庆正在把甘薯产学研的转化工作作为解决扶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实现甘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扶持三农事业的重要目标。目前,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在利用高转化率的鲜食甘薯品种,如胡萝卜素含量极高的紫色薯、菜用苕尖实现农产品经济价值转换方面狠抓落实,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重庆方家蔬菜农业有限公司种植苕尖型菜用品种每亩纯收益可达5000元以上,重庆地龙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紫薯亩纯收益可达2000元以上;荣昌县河包镇168家粉条粉丝加工户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彭水县结合本地产业发展,把甘薯作为重要的特色效益农业来抓,今年彭水县改良高淀粉红薯面积20万亩,总产量61万吨,实现产值达5.2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