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重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出炉,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到2022年将培育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乡村特色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近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印发了《全市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按照方案要求,到2022年,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产能增加,培育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百亿级10个,每个区县都有3个以上过亿元特色产业集群。
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中,我市将培育壮大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区、长江上游榨菜优势产区、北纬30o柠檬优势产区、山地生态畜牧示范区、三峡生态渔业优势区、巴渝生态茶都、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道地药材优势区、重庆火锅原料调味品集散地、四季特色经果林、西部优质粮油产业带等特色产业集群。
我市将着力打造柑橘、榨菜、柠檬、生态畜牧、生态渔业、茶叶、中药材、调味品、特色水果、特色粮油等综合产值千亿级产业集群,跨区县合力打造一批综合产值百亿级产业集群,跨区域全力打造一批综合产值过亿级产业集群。
到2022年,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优质农产品产出能力增加,90%以上特色产业产品实现商品化处理,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升30%。农业产业化经营规范化运行,每个特色产业培育20个以上产业化联合体,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000家。科技集成能力增强,科技贡献率超过65%。品牌农产品产量占农产品总产量比重提高到30%以上。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打造榨菜、柠檬产业具备全球竞争优势,柑橘、调味品产业具备全国领先优势,其余产业西部地区比较优势明显。
目标明确,下一步如何实施?方案提出,我市将加强“三品”建设,深入实施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工程,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构建以“巴味渝珍”为龙头、区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农业龙头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品牌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品牌宣传推介营销。做优做强知名品牌,复兴传统“老字号”品牌。促进产业融合,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在延伸产业链条中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作为农业“接二连三”的联结点。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构建“产学研推”一体化产业技术体系。立足区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围绕十大特色产业分别培育10家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化高效发展。
此外,我市乡村特色产业将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经营机制,提振市场竞争,梯次构建优势产品体系,柑橘、柠檬、榨菜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生态畜牧、中药材、调味品在国内市场占有领先优势,促进更大范围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记者 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