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万盛:绿色振兴推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2019-09-17 11:05:07  来源:重庆日报

复绿的南桐矿区 摄/曹永龙

晨雾下的万盛旅游公路 摄/曹永龙

播州界公园旅游厕所 摄/王泸州

斑斓湿地诗情画意 摄/曹永龙

万盛经开区是一座资源转型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全区煤炭产量一度占四川1/4、重庆1/2,产业发展长期“一煤独大”。2009年被列入全国第二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

“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万盛经开区负责人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万盛紧紧围绕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这个定位,依托地区生态资源优势,筑牢绿色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乡村旅游,着力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书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目前,万盛煤炭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历史最高72%下降到5%,2017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核获评全国7个优秀城市之一。万盛获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国唯一的国家资源型城市旅游转型发展试点区。

转型发展,绿色振兴,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现在,万盛正加快推动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升级。

绿色引领产业发展

9月10日,2019中国体育彩票钓鱼大赛在万盛经开区关坝镇凉风村举行,来自全国的近200名钓鱼爱好者参加了比赛。据介绍,这样的全国钓鱼大赛,凉风村已举办3次。自2017年以来,全村累计接待游客13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600余万元,每户农家乐平均每月收入2万-3万元左右。

“5年前还是国家级贫困村。”凉风村党委书记李明会说,凉风村是典型的“因煤而兴、依煤而盛、煤枯而衰”的行政村,2014年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3.7%。2016年7月,凉风村启动“生态凉风·梦乡渔村”建设,打造出生态鱼塘、滨水梯田、童心鱼趣等26个景点及体验项目,同时布局“一河三区四梦”特色产业链,大力发展凉风鱼、凉风果等主导产业,建成生态鱼池600亩,种植伏淡季水果2000亩。

现在,凉风村成功创建为全国绿色村庄、全国运动休闲(垂钓)特色小镇、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中国散文之乡重庆万盛创作基地、重庆市乡村垂钓基地和重庆市精准扶贫微企梦乡村,入选重庆市乡村振兴典型范例,实现了整村脱贫。

“四方面着手,推进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万盛经开区农林局负责人介绍。一是着力构筑农业产业支撑,坚持龙头带动、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发展茶叶、猕猴桃、方竹笋、食用菌、蜜柚五大特色产业10万亩。二是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基础,着力打造黑山、青年、青山湖、丛林现代农业园区,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道路、供电、供水、供气、停车场、观景台等配套设施,健全农村淘宝配送中心等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三是完善“基地+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融合模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农业产业项目和贫困户脱贫捆绑机制,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合作共赢的产业体系。四是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旅游“一镇多景、一村一景、移步异景、处处是景”,深度推进农旅融合让全域旅游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截至目前,万盛全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小微企业800余家,培育观光农庄、乡村酒店等市场主体604个。其中华绿生物有限公司日产鲜菇150吨、年产5万吨,成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智能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食用菌工厂化项目。

与此同时,建成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景区景点22个,提档升级以黑山谷、万盛石林等为核心的大黑山旅游精品带,奥陶纪“世界第一天空悬廊”;九锅箐森林公园、青年汇巅峰乐园、黑山八角健康绿道等新景点、新项目陆续建成投用。以青山湖湿地公园、板辽金沙滩、丛林菌谷蘑菇总动员、青山湖·尚古村落、五和梨园、更古苗湾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联动发展带,有力助推7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全区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200万人次。

绿色引领,万盛正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成功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区。

文化引领人才集聚

万盛万东镇五和村有6000余亩以黄花梨为主的观光农业开发园区。早在2016年,五和村获评“2016重庆十佳赏花踏青胜地”。

“然则五和之美,不唯梨花佳景。”正如《五和赋》描述的那样,五和村以梨园搭台文化唱戏,举办梨花文化旅游节,创编五和赋、五和歌、五和快板、五和舞,常态开展“文化育民”“文化便民”“文化惠民”“文化安民”四大专项活动,成立志愿服务队,常态开展“扶弱、扶业、扶善、扶志、扶智”“五扶”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实现了“家庭和睦、邻里和乐、事业和顺、生态和美、乡村和谐”的美丽“五和”。万东镇负责人称,“现在,五和村成为万盛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万盛围绕乡村“铸魂”行动,持续开展“榜样面对面”等专题宣讲,设立“和事堂”等新乡贤工作室,开展“家风润万家”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同时加大文物古迹、名镇名村保护力度,传承发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戏曲、红苗文化等传统文化,并建设一批乡情陈列馆延续农耕文化。把培育运动健康文化作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切入点,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实施以“十抵制十提倡”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移风易俗行动,建立“一约四会”,教育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也改变了乡村‘软环境’,引领着人才的集聚。”万盛经开区相关负责人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万盛经开区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制定八条良策重金揽才,提供股权投资支持、创业资助、生活补助等丰厚政策,积极服务乡村人才振兴;搭建干事创业服务平台,积极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两村一镇”示范点建设,成功创建青年板辽、万东五里、丛林绿水等市级充分就业村;营造乡村人才振兴氛围,开展“乡村民宿创办与蝶变”创业论坛、“渝创渝新·创汇万盛”创业大赛、乡村人才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营造近悦远来的乡村人才振兴氛围。

据介绍,万盛经开区每年安排人才资金4000余万元,建立人才引进工作考核机制,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396名。今年,投入2000万元人才经费,建成首批30套人才公寓,首批23名引进人才已正式入住;评选拔尖优秀骨干乡村人才38名,享受区级特殊人才津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现代青年农场主、农村实用人才共3067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生态引领环境整治

在万盛丛林菌谷蘑菇主题乐园内,有一座蘑菇造型的厕所。这座厕所风貌上不仅与景区环境浑然一体,其内部设施也相当齐全,设置了第三卫生间、热水供应、挂钩、洗手液、插座、无障碍通道、感应式水龙头、厕位智能提示系统等。

透明厕所、蘑菇厕所、茅草厕所、生态厕所……近年来,万盛紧紧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全域旅游的实际,掀起了“厕所革命三年攻坚战”,坚持景城一体、城乡一体,全域布局、分类实施,把厕所建成了设施齐备、干净无味、实用生态的靓丽风景线。

据统计,万盛经开区累计投入资金近1亿元,完成农村改厕2.6万户、覆盖率77%,22个景区景点和万盛城区建成A级以上旅游厕所202座、实现全覆盖,黑山谷景区获得全国厕所革命推进工作“人文关怀先进单位”称号。

“坚持以‘保洁、治污、改厕、畅通、美化’为重点,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万盛经开区相关负责人称,全区以生态为引领,围绕宜居宜业宜游,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着力展现乡村美。

据介绍,万盛对全区755个居民聚集点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收运处理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全区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万盛因此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

同时以旅游环线、河湖沿岸、居民聚居区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成镇村级污水处理站131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扎实开展河(库)长制工作,将河流、饮用水源地、湖泊纳入考核范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万盛还是“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区。近年来,万盛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建成农村公路1049.8公里,行政村通达通畅率达100%。万盛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实行全域公交1元一票制,行政村通公交实现全覆盖。”

过去,青年镇堡堂村土路泥泞不堪、土坯房破旧零乱。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中,堡堂村建设了堡堂文化公园、登山步道、休闲健身广场等,鼓励和支持农户在房前屋后建微果园、微花园、微菜园、微草地等,开展“最美庭院”评比活动,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得以改善。堡堂村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市生态卫生示范村”等称号。

“推进农村美化靓化,提升村容村貌。”万盛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万盛经开区推进“一院三村一片”试点示范创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力推进46个关闭煤矿复绿复垦治理,改造农村危房1.5万户,美丽宜居、绿色示范村庄占比达53%,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1%。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今年8月,46岁的蔡志华担任丛林镇绿水村党支部书记。蔡志华原是一名农场主,此前从未担任过村干部。他为何能担此重任?

丛林镇党委负责人介绍,早在10多年前,蔡志华就加入了党组织,并有20多年的创业经历,虽历经挫折但仍负重前行,既有很强的党性原则,又有丰富的产业发展经验,具有很强的致富带头能力,他达到了政治过关、能力过关、作风过关的要求。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万盛经开区深入实施雁阵领航、德润善治、破茧除壳、同心圆梦、输血供氧“五大计划”,以党建为引领,实现村党组织、群团组织、产业组织、帮扶组织、自治组织等“五大组织”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健全“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组织全面振兴。

据介绍,“五大计划”除了开展党组织带头人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建立新任村级党组织书记区级部门备案联审机制外,万盛经开区还制定村级集体经济一年“清零”、两年“消薄”、三年“巩固”、四年“提升”的总体目标,明确八条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政策,制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向区属国有企业优先购买服务实施方案,推动全区13个“空壳村”全部消除;开展机关干部进企业送政策、进农村送知识、进社区送服务“三进三送”活动,发动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知青等“新乡贤”乡村帮扶队伍到村挂职任职,发挥余热、贡献智慧。

金桥镇金堰村着力推行“党建+”系列机制,优化“党建+服务”,建好管好用好便民服务中心,方便群众办事;构建“党建+产业”,将支部与村域优势产业紧密结合,成立3个产业党支部;培育“党建+基地”,指导成立8个农业合作社,推进“党建+文旅”,依托金堰十二景走好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融合“党建+乡风”,以评选最美庭院、最美产业、最美村民的“金堰三最”为载体,弘扬金堰孝文化,打造长寿乡村品牌,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总抓手,走出了一条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结合的乡村善治之路。2019年,金堰村预计集体经济收入将达100余万元。

“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群众的事情群众决定。”万盛经开区大力推进“三事分流”“三会议事”,实施社会治理“网格化+智慧化+信息化”模式,在全市率先启动“智慧政法”进农村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万盛经开区相关负责人称,全区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基层平安组织建成覆盖率达100%,群众安全感指数连续3年排名全市前2名。

王静 向桂香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