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钢铁青年转行新农人,看80后如何玩农业

2019-08-29 10:29:27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

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8月29日讯 记者 曾思洁 李朋

特约通讯员 温志为 肖江

“懒等于穷”

这四个字写在一个青年人的朋友圈里。

再仔细翻阅下去,记者发现,这个80后的朋友圈,满满地都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和大部分80后晒娃、晒旅游、晒美食、晒加班的朋友圈不同,今年32岁的冯应强,朋友圈里只有他的“农字经”。

除了“打卡”农业培训,分享阅读各式各样的创业、农业相关的文章,冯应强的朋友圈里就是“晒葡萄”,将自家农场的样子晒到朋友圈,将农产品宣传出去。

他努力,向高山阔土证明自己,只要肯下苦功,肯花心思,年轻人也能“玩转农业”。

“钢铁”青年转行小“青”新

阅读,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璧山区河堰村冯应强的朋友圈,俨然就像一本“农业发展书目”,他转发分享了许多农业、创业相关的文章。显然,他为自己的农业事业,下了许多功夫,也阅读了许多成功人士的宝贵文字。

和很多年轻人不一样,冯应强敢做敢当,敢闯敢拼,更敢于吃苦。

正午,室外温度接近40度,冯应强戴上一顶草帽就走下田坎查看葡萄生长的情况。

摘取葡萄轻车熟路的手法,让我们都以为,冯应强本就是学农业出身的。但当他介绍自己学历的时候,让一同前来采访的记者“大跌眼镜”。

冯应强说:“我是学钢铁的,毕业以后就到重钢工作了几年。”

记者不禁发问,一个“钢铁”青年,放着城市里现代化的生活不做,为何在这样一个郁郁青青的田园里开起新农场,成为小“青”新?

回忆起2014年初,辞去重钢的工作下乡创业,冯应强回答记者:“当时以为,发展农业门槛低,没想到‘一入农门深似海,从此便是农家人’。”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长期阅读积累农业发展经验的冯应强是典型的“新农人”,思维比传统农民更为活跃,目光更为长远独到。在他看来,如今的农业就像30年前的房地产,看似不起眼,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正不断蓄力,等待时机一鸣惊人。

新农人种地也有“新技能”

2017年,冯应强开垦了一片荒地。他在朋友圈里写道“一片荒地怎么来创造财富,是机遇又是挑战,新的开始,加油。”

一片荒地如何书写“奇迹”?

冯应强在2年的时间里,给出了答案。

240亩土地里,冯应强种上了葡萄、樱桃、桑椹、火龙果、黄心西瓜、柑橘等多种水果。这在许多老农民眼里看来,就是年轻人“少不更事,狂妄自大”。毕竟不同的水果种植方式不同,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不同,光是种植一种水果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冯应强种下这么多不同品种的水果,想要丰产根本是“痴人说梦”。

的的确确,种植不同的水果,难度非常大。

“就像火龙果是热带水果,第一年我们种下的时候发嫩芽没有修枝,结果到了12月枝干就‘生病’了,只能挨个‘上药’修枝,耗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冯应强回忆起第一次栽种火龙果的情形,依旧感慨万千。

但人生本就是一场不论输赢的“豪赌”。没有胆大心细的投入,就不会有出人意料的回报。在他人正在感叹这是天方夜谭的时候,冯应强已经付诸行动,纵身投入到学习种植技术当中。在璧山区农委的引导下,冯应强开始参与各类培训,甚至“一场不落”。2017年8月参加巴南区创业夜校;9月参加重庆市青年创业训练营;10月参加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专题培训……几乎每一个月,他都参加一次集体培训或是会议。直到今年6月,冯应强依旧没有停止过学习的步伐。

学以致用从不论早晚。有了技术支撑,冯应强的农场种植水果也有了“底气”。

“第一年种植的10亩葡萄现在能年产6万多斤,今年产出的葡萄都已经全部销完了。明年还有桃子上市,预计能产3万多斤。”现在,冯应强的农场已经成为河堰村美丽宜居村庄的示范片,人气最旺的时候,一周要接待500多名游客前来采摘、购买水果。

玩转一站式乡村旅游

冯应强的农场门口,以瓜果蔬菜为样式,建起了一个大型的门头。这个门头,一改过去乡村在人们眼里“环境穷苦”的形象,就像在农田里修建了一个“游乐场”。

在这里种植数十种水果蔬菜,实际上冯应强是下了一盘大棋。

他不仅是要发展农业产业,更是要在这里规划一个田园综合体。

“我们种植四季都有的水果,夏天能摘葡萄、黄心西瓜,春天能摘草莓、桑椹,秋天能摘火龙果、梨,冬天能摘柑橘。采摘完以后如果觉得不够,还可以在我们这里购买土鸡蛋、土鳝鱼等农产品。”冯应强告诉记者,栽种这么多的水果,就是为了游客来这里观光、采摘,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样”。

实际上,冯应强打造的这个田园综合体,不仅是蔬菜瓜果俱全,还有鱼塘可以垂钓,泥塘可以摸泥鳅。在保障了观光采摘四季皆有果蔬的前提下,冯应强还修建了占地1400平方的11间民宿,目前已经竣工,等待营业。第二期1000平方用地也正在筹备当中。

想象一下,在农场里住下,坐拥山清水秀。每天一觉睡到自然醒,再出门采摘品尝新鲜的蔬果当早餐,中午品尝地道的农家菜,下午在池塘坐下,一边听“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边等鱼儿“愿者上钩”,俨然一副田园生活理想中的样子。

不仅如此,冯应强还将“研学”纳入农场的规划版图。在农场中修建起一间大型玻璃房屋,里面摆设满高校组织研学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将吃、住、游、购、娱、学融入到一个田园综合体当中。

“向上的路,并不拥挤。拥挤是因为大部分人选择了安逸。”

这句话写在冯应强的朋友圈里尤为触动人心,因为只有拼搏过的人才知道,向上的路是怎样的。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