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成立不足一年的北大马院研究生讲师团,宣讲马克思主义场场爆满——

走出象牙塔的“明星讲师团”

2019-08-19 09:09:43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于珍 柴葳
■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经验篇

“1836年,18岁的马克思转入柏林大学,精神面貌发生了改变,从热血的哲学愤青变成了靠谱的学术宅男,实现了‘叛逆少年’的华丽转型……”着淡妆,漆黑的披肩长发,讲台上的胡蝶看起来很有范儿。

胡蝶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专业2018级博士生,也是北大马院研究生讲师团的一员。站在宁夏大学的讲台上,她用活泼灵动的语言和丰富生动的故事,立体化还原了一个“活”的马克思。

成立不足一年,从校内讲到校外,从社区讲到工厂,场场爆满。这支研究生讲师团用了什么绝招,带动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的热度?

创新宣讲,从打破刻板印象开始

“当我们提及青年,大家会想到什么?是‘用最贵的眼霜,熬最长的夜’的朋克式养生?还是‘马上就要秃了’的焦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8级博士生张宇晶也是此次讲师团走进宁夏高校宣讲活动中的一员,在以“青年与时代”的主题宣讲中,她一上来就抓住了青年人关注的“焦虑”这个切入点,从产生的源头入手为“焦虑”画像,引出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压力转化成青年人奋发向上的动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为时代作出贡献的观点,一切便都水到渠成。

“过去那种枯燥的、千篇一律的说教式灌输教学,让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疏离感,甚至贴上了枯燥、无趣的标签,我们想打破的就是这种刻板印象。”讲师团团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2018级博士生宁悦说。

如何打破这种刻板印象,让年轻人拥抱马克思主义?讲师团的年轻人把功课做在了同龄人、代入感上。除传统的经典理论类和党史党建类的主题外,讲师团紧密结合热点和青年需求,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组、马克思主义与青年组、形势政策组,回应青年关心的现实问题。

思路的转变直接带来形式的创新。能否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表情包、短视频、网络语言等接地气、极富感染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共情、赢得共鸣?

受众的反馈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讲师团成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7级硕士生张玉杰说:“马克思主义是座恢弘的理论大厦,它的内容理应通过我们的话语和表述,得到更合理、更充分的表达。”

“在马言马”,走出马院书斋

2018年12月22日,冬至,北大马院研究生讲师团诞生的日子。那一天,首都6所高校学生理论团齐聚一堂,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研讨会。

“能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传播出去,打造具有马院品牌的实践项目?”北大马院陷入思考,研究生讲师团的成立让人看到了曙光。

“研究生讲师团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宣讲,这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北大马院党委书记孙蚌珠说,学院为研究生讲师团配备了25名重量级导师,每场宣讲或社会调研前,从确定宣讲题目到集体备课试讲,全程细节都要由导师团先“挑刺”。

而对于讲师团成员而言,让课程干货满满并具有吸引力是一大考验。讲师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7级博士生毛菲为了准备《马克思主义是个什么主义》这一题目,找来了《资本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著作研读。“和马克思对话,就会发现,伟人其实不难懂,我主要立足文本,尽量深入浅出,讲出马克思著作中的精华。”毛菲说。

看似轻松灵动的宣讲背后,是讲师团成员付出的艰辛努力。讲师团成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8级博士生史锡哲坦言,要想让课程更有吸引力,必须提升课程的理论深度,用生活化的语言讲理论,用深刻的理论解答问题。

走出象牙塔,打通从理论到实践的路径

从河北邯郸到辽宁辽阳,从宁夏银川到浙江兰溪,聚焦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主题,经过半年多的发展,北大马院研究生讲师团从校内特色党课、团课的支部巡讲起步,慢慢发展到了校外的主题宣讲,成为颇受欢迎的明星讲师团。

马克思主义是理论科学,更是实践科学,讲师团的青年们始终坚持既要做理论宣传的发声者,也要做社会实践的行动派,在开展主题宣讲的同时深入社会进行实践调研。

“在实践调研中,我们探寻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产生过程和现实基础,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担负起历史赋予新时代青年的光荣使命。”讲师团常务副团长、党的建设专业2018级硕士生宋金说。

宋金介绍,他们曾在改革先锋、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的带领下,同走矿山路,在一线真切体验矿工的艰苦生活;也曾在银川闽宁镇实地调研学习,对西海固地区脱贫攻坚、促进民族地区团结和稳定等工作进行深入了解。

目前,北大马院研究生讲师团共有团队成员44名,宣讲30余场,受众6200余人,平均满意度达80%以上,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讲师团的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学促讲,以讲促学,在宣讲过程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为理想信念坚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本领过硬的新时代有为青年。”孙蚌珠说。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