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吴小平是如何打破重庆种不出好葡萄魔咒的

2019-07-24 10:38:21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

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 记者 曾思洁 李朋 实习记者 吴雨桐

“重庆这个雨一直下,种葡萄的可惨咯。”南岸区弹子石国际社区卖菜的吴大爷摆着扇子坐在菜市场口,看着一旁卖葡萄的小贩说道……

迎龙镇的人却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眼里,以为“重庆不适合种葡萄”的人和吴大爷一样,都是“孤陋寡闻”而已。

来过吴小平的葡萄园才知道,葡萄竟然也能这么“玩”。

阳光玫瑰

逆境而生,200万投资曾血本无归

今年53岁的吴小平,当了一辈子农民。他曾和普通农民一样,望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播种、耕地、除草、等候丰收。

1985年,17岁的吴小平从家里出来,自立门户,开启自己的农业生涯。凭借过硬的耕作技术和吃苦耐劳的性子,吴小平三十几岁前,都似乎干得顺风顺水。

“98年那会儿,我家也算藤菜大户了,整个南坪百分之六十的藤菜,都是我们家供应的。”22岁的吴鸿,脸上还有藏不住的青涩,言语中充满对父亲吴小平的崇拜。

哪有人能过得一帆风顺。

吴小平农业生涯里的第一个“滑铁卢”,就栽在“葡萄”手里。从种植藤菜到种植葡萄,对吴小平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

1998年,吴小平和朋友搭伙,种下100亩葡萄。望着一地绿泱泱的葡萄苗,一天天向上爬,全家人都是欢天喜地的。

可越是顺境,遭遇的打击就越是沉重。葡萄虽然有了收成,但味道偏酸、涩,口感不好,葡萄皮厚,个头还小。100亩葡萄,直到烂在地里,都无人问津,最后只能花钱请人将葡萄运走扔掉。

难道重庆真的是种葡萄的“克星”?一家人从“云端”瞬间跌落“谷底”。

“父亲种这100亩葡萄,不仅花光家里的积蓄,还向银行贷款200万。”那一年,吴鸿还在念小学,家里的“低气压”,却令他印象深刻。

首次尝试种植葡萄失利的吴小平并没有就此认命。

“种葡萄失败以后,我父亲在我的人生中,‘消失’了一年。”吴鸿对父亲的“消失”,并没有埋怨,反而逐渐学会独立,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吴小平“消失”,实际上是前往北京农业大学免费学习进修。除了培训种植技术,吴小平还去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各大城市,向大城市的农业“取经”。

一年后,吴小平回到家乡,带着学成归来的“秘籍”,在南岸区委、区政府,南岸区农委的帮助下,开启他农业生涯的第二个篇章。

游客在采摘葡萄

大刀阔斧,3000万改土成全国首例

过去的吴小平“消失”了,回来的是一个崭新的“吴小平”。

贷款还未还清,许多人都劝吴小平放下偏执,种植自己擅长的藤菜。但吴小平非但没有听劝,还一声不吭地“钻”进葡萄园里,专注葡萄种植。

不少人都以为,他这次依旧会以失败告终。毕竟重庆这片土地,每到夏季要么连晴高温,要么阴雨湿热,都是种葡萄的“大忌”。

没过多久,正值葡萄丰收时,吴小平做出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

他花1万块钱,在高速路口打上“吴小平葡萄”的广告!

这一个决定,甚至连吴小平的邻居都看不下去了。已经欠了200万贷款,再拿5万元投资给葡萄打广告,实在是得不偿失,更何况,中国农民种地都是矜矜业业、本本分分,靠农产品赚的钱也只够养家糊口,哪有人做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但吴小平就是这样一个不被“传统”所“束缚”的新农人。

2005年7月,他递交了“吴小平”商标申请,并在5个月后通过了国家食品安全中心的“无公害认证”。

2006年,一幅巨大的广告牌在高速路口隆重亮相——吴小平葡萄熟了!

大部分土生土长的重庆人,都对这个“吴小平”有印象。那一年,但凡上过高速路看过这个广告的人都有个疑问,这个吴小平家的葡萄是什么来头?

为了一探究竟,成百上千的游客涌进了吴小平的葡萄园。

“有一个客人从沈阳坐飞机来重庆转机去外地,中转途中看见我们家葡萄园的广告,就立马打了个车,从江北机场跑到南岸来买葡萄。”吴鸿说。

吴小平葡萄,一下子就火遍重庆城……所有人都说,吴小平是受了“高人”指点,现在转运了。

但只有吴小平一家人知道,哪有什么高人,除了学习营销、种植技术,吴小平在外出游历学习的一年里,经中国葡萄行业的专家单传伦指点迷津,老师一句话扭转了他的观念:“先学会做人,再想着赚钱。”

本着这个理念,吴小平降低产量,专注品质,用心种植每一株葡萄,时刻观察葡萄的生长情况,探索破解重庆天气、土壤、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葡萄产量一下子从三四千斤降到了一两千斤,但果不其然,葡萄的品质大有提高。

在还清银行债务以后,吴小平没有安于现状。反而大刀阔斧,豪掷3000万,改良葡萄园里500亩土地。

改土,这对传统农民来说无疑是闻所未闻的做法。在外人看来,这好端端的葡萄地,要全部挖掉重来,究竟怎么改,能不能改成功,改了有没有效果,这在全国都是一个先例。

改良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3000万,不是一笔小数目。投入进去,就是背水一战。

但吴小平做这个决定,绝不是盲目而冲动的。凭借多年的农业种植经验,加上后期学习的技术,用10个火车皮拉来了600吨的草炭土,混合油饼、菌渣、牛粪。为三个葡萄园进行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形记”。迄今为止,每年仍需在土壤改良方面花费300多万元。

这次土地改良,整整耗费七年时光。

七年磨一剑,一朝显锋芒。2017年,吴小平葡萄先后获得了“中国十大葡萄品牌”、“中国果品百强企业”、“中华名果”、“重庆市著名商标”等荣誉。

成熟的巨峰葡萄

在吴小平家里“一车一车”买葡萄的客人

匠人匠心,葡萄界也有个“爱马仕”

一斤葡萄60元,许多人听到这个价格,都免不了问一句“凭什么?”

实际上,这一串葡萄界的“爱马仕”,饱含无数次“破旧立新”的改良。

重庆的土壤多为黄土、红土,下雨后极易板结,不利于葡萄根系的生长。利用草炭土、油饼、菌渣、牛粪改良土壤后种出的葡萄被称为“草炭葡萄”。

“草炭”又叫“泥炭”、“泥煤”,它是天然无菌的地产物,是在长期缺空气、水淹的条件下掩埋了近万年,由分解不完全的植物残体和完全腐殖化的腐殖质以及矿物质组成的。

经过食品安全局相关专家检测,草炭土的有机质高达70%以上,是优良的植物栽培介质。所以结出的葡萄颗粒饱满,口感纯正,产品均达到绿色、生态、无公害的高标准,得到国家相关机构的专业认定及高度认可。

吴小平葡萄

“用心做最好的自己,用情投入事业。”吴鸿用这么一句话评价父亲吴小平。

在他看来,吴小平所做的决定,身为儿子都鼎力支持。

3000万改土实则是一个开始……

吴小平时常“一言不合”就将地里的葡萄挖掉重来。在旁人看来顶好的葡萄,在吴小平眼里却始终不够“完美”。

改良后的土壤

他将葡萄像宝石一样“精心雕琢”,在葡萄行业里引起强烈的反响,成为行业里的领路人。

吴小平葡萄发展至今,赚钱已不是唯一目的,将葡萄种植技术传承下去,将品牌力量延续下去是吴小平更在乎的事,“品质就是最好的招牌,我想让吃过吴小平葡萄的人知道,它值这么多价钱。”

如今,吴小平的行为,已经带动一大批农民跟随效仿,这份追求品质,不断推陈出新的匠心精神,是新时代新农人最珍贵的信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