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高端民宿定位准 互助合作享红利

2019-07-10 08:35:4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王丽娟

古朴的石头围墙,竹林掩映的院落,简约干净的房间,可静坐观山看云,也可溪边嬉戏捉鱼……近日,当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随着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和河北省记协、保定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的中央行业类媒体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来到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三坡镇南峪村时,不禁惊讶一个深山里的小村庄竟然有如此设计精巧,却又保持原汁原味乡村风貌的院落。

这就是南峪村近年来全力打造的乡村旅游项目——民宿“麻麻花的山坡”。凭借这个项目,南峪村2014年建档立卡的52户贫困户现已全部实现脱贫。

民宿管家——村庄里的“白领”

“麻麻花的山坡”项目启动于2016年,当时是利用老百姓闲置多年的老房子,通过专家设计改造,打造出的高端民宿。“我们这个民宿的特点就是返璞归真,以旧修旧,原来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但是里面的设施一点不比宾馆差。”南峪村的党支部书记段春亭向记者介绍。

在管理运营上,“麻麻花的山坡”引入专业运营商进行整体打造,并对每套民宿都配有一名管家,所聘管家均须经过2个月以上的餐饮、卫生及礼仪培训,负责民宿内的迎来送往、洒扫庭院以及端茶倒水。既让客人享受到农村大姐的热情,还能吃到地道的农家饭,最终为村民解决就业。

“我们这些管家都是当地35岁至50岁的农村妇女。这些妇女就近工作,既能照顾到孩子,又能照顾到老人。所以在第三期培训的时候,我们村外出打工的妇女都争着回来当管家。不过我们的管家也有条件,流转过来的房子原主人家的妇女优先,而且贫困人口优先。”段春亭说。

蔡景兰就是这样一位民宿管家。她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老伴因尿毒症长期卧病在床,光每个月透析费用就得好几千,儿子在外打工,赚钱也不多,家里的生活仅靠已经60多岁的蔡景兰帮村里人干农活维持。

村里启动这个旅游项目后,优先考虑贫困户,破例让年龄超过60岁的蔡景兰也参加了民宿管家的工作。经过培训,蔡景兰成为一位合格的民宿管家,现在她每个月平均工资能达到2500元以上,工作的地点就在她家街对面的山坡上,上下班很方便,同时还能照顾老伴。现在蔡景兰一家依靠旅游项目实现了脱贫。

40岁的李金华是“麻麻花的山坡”1号院的管家,她身穿干净的工作服热情迎接前来参观的记者们。她向记者介绍,每当客人入住的前一天,她都会把房间打扫干净,同时向公司申报人数并准备食材,第二天一早为入住的客人准备三餐,并为客人提供周边娱乐项目的订票和咨询服务,如果客人没有需要,晚上七八点就可以回家休息了。

“固定工资是2000元,接待一波客人能提成50元,如果一个月都住满了,就能提1500元。如果一个月没请假,还有一个全勤奖,这样算下来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拿3600元。”当记者问她每个月的收入时,她很爽快地说。 她还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我们这里很火爆的,都需要提前预定,夏天是旺季,像这个月只有一天没有客人入住,其它时间都住满了,冬天也有人入住。一年的收入很稳定。”

这样的生活李金华表示很满意,原来她在大城市打工,虽然也能赚到钱,但是很辛苦,而且离家远。自从做了民宿管家,一年收入比较稳定,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修路造林--转变的开始

南峪村由北峪、南峪、南坡、大坑四个自然村组成,共224户671人。全村土地面积400亩,山场面积近2万亩。

已经在南峪村当了20年党支部书记的段春亭回忆,过去全村收入主要是靠外出打工,种地也是靠天吃饭,有的年份颗粒无收。即使收成好,也因为村里的交通不便卖不出去。当时全村人的年均收入都在2000元以下,几乎都是贫困户。

“主要还是交通非常不方便,村前的拒马河上只有一座简易小木桥,一到夏天汛期怕被水冲走就拆了,冬天再搭上。基本上是村里的人出不去,村外的人进不来,土特产都运不出去。”段春亭说。

那是什么样的契机改变了整个村庄呢?面对记者的询问,段春亭兴奋起来,这都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2012年一场特大洪水把南峪村的道路全部摧毁,几乎一下子回到原始社会,利用灾后重建这个机会,南峪村村委会将村里村外的道路打通,路基拓宽到了8米,修建了平整宽敞的水泥路,实现了全村的道路硬化。

“做旅游这个想法我早就有了,但是当时没有条件,现在交通便利了,城里人的车能开进来,我们才敢开始做旅游。”他说。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环境的变化。段春亭说,过去这里的老百姓养山羊的很多,这小山沟有2万多只山羊,把山上的草都吃光了,植被破坏严重,整个山头光秃秃见不着一点绿。

“这几年我们封山禁牧,植树造林,山变绿了,现在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段春亭说。

交通便利了,环境优美了,紧接着南峪村接入了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历经一年多年时间,在河北省22个贫困村中脱颖而出,争取到了“美丽乡村--三星分享村庄”产业扶贫项目1000万元的扶贫资金。

2016年4月,南峪村成立了南峪村农宅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选举出理事会、监事会,以股份合作社方式把贫困群众组织起来,在中国扶贫基金会驻村干部的帮助下,精准定位,把村民闲置多年的老旧民宅16套,流转到合作社,又与专业的旅行社进行合作,打造出了以高端民宿“麻麻花的山坡”为品牌的旅游扶贫产业。

同时,南峪村还确立了“一个基本,三个原则”的收益分配方式,“一个基本”指的是全体村民共享,每人都有“人头股”,一般农户每人分一股,贫困户每人分两股;“三个原则”是“多投多得、多劳多得和帮扶贫困”的原则。2018年合作社8套民宿通过运营,收入达到262万元,年底村民每人分红700元,贫困人口每人分红1400元。

保护环境--迈向更好的未来

刚进入南峪村时,记者就发现这个村庄与普通的北方村庄不一样,没有臭气冲天、苍蝇乱飞的垃圾池,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清新的草木香气。

面对记者的询问,段春亭笑着说,我们村从2017年9月就开始垃圾分类了。以前我们村的街道每十米就是一个垃圾池,现在村民在自己家中就实现了垃圾分类,每天都有专业的人进行回收。街上不仅看不到垃圾池,也看不到任何垃圾。同时还设立了由村民担任的环境卫生监督员,每人负责一片区域的垃圾和公厕的清洁。

他说,实行垃圾分类后村庄的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周边城市里的游客,游客给贫困的乡村带来了收益。不仅像花椒、核桃、柿子这样的土特产能卖上好价钱,连农民种植的各种蔬菜也都全部供给游客食用。“整体来看环境的改善确实给我们整村带来了很大的内生发展动力。”段春亭感叹道。

对于南峪村下一步的发展,段春亭觉得重点考虑的是民宿的可持续发展。他的初步计划是要继续加强环境的整体规划和改善,进一步提升环境卫生,加强村民环保意识。同时还要策划一些和文化相关的可体验的配套活动,“让游客有看头、有玩头,这样才有来头。”他说。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