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状元”炒作早该谢幕了

2019-06-26 09:23:1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刘海明
如果学校不张榜宣传,媒体不给学校的宣传抬轿子,地方教育部门加强高考新闻的舆论引导,“状元”炒作的平台消失了,“状元”炒作的“交响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各种高考“状元”的消息就随之而来。今年,西南某地一所中学的高考“状元”宣传有了新变化:往年,发布的只是文理科的最高分学生名字和考试成绩,以及上重本线的人数。前两天,这所中学把文理科“状元”的所有任课老师名字同时发布,连同那些没列入高考科目的任课老师,比如音乐和体育老师也名列其中……

关于高考“状元”宣传,国家早已明文禁止,不少学校每到这个时节,总是难掩激动的心情,唯恐天下不知这里有个高考“状元”,会在第一时间主动公布相关信息。一方面是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宣传,另一方面是知名中学宣传“状元”的冲动不减当年,利用各种信息平台,上演一出出高考“状元”宣传的“交响乐”。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交响乐”为何成了高招宣传的保留项目,年复一年地上演?

“状元”宣传的“交响乐”没完没了,不外乎“绩”“利”“戏”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绩字当头,众绩交汇,让高考“状元”宣传演奏者众多。每年只有一次高考,每个学校、地区,一次最多文理科两个“状元”,而考生人数众多。数量对比的悬殊,不论是某个学校的高考“状元”还是某地的高考“状元”,“状元”已经不是具体的某个考生,而是培养单位的共绩。对校领导来说,“状元”变成了自己领导有方的佐证材料,这个材料,就是自己最大的政绩。以点代面,只要有这个亮点,即便学校存在别的问题,也可以一俊遮百丑。值得宣传的音符不及时弹出来,显然不符合政绩思维的逻辑。学校的宣传从来不是个人的事情,“状元”宣传自然就变成“交响乐”,其中也有核心课程任课教师的业绩。即便没有直接业绩的,其他课的老师也得加入合奏的行列,所以才有连不是高考科目的老师也榜上有名了。绩字当头,也有家长的养绩和考生的成绩,众多家长和考生的数载昼夜拼命敲击乐器,才有个别“状元”的脱颖而出。所以,家长和考生们何尝不是“交响乐”的参演队员呢?

其次,利字为本。利为主题,“状元曲”必定嘈杂不堪。“状元”宣传的“交响乐”屡禁不止,归根结底,利字是动力源。学校的“状元”宣传,一张红纸,从校园贴到了互联网上,传播得越广,对学校的招生就是最好的宣传。不仅如此,“状元”可以作为最醒目、亮眼的办学成就,乃至地方教育部门的政绩,宣传“状元”能为相关负责人的升迁带来好处。此外,在“状元”炒作中得利的,还有那些策划炒作的商家。在“状元”崇拜的环境里,廉价的宣传带来的是滚滚红利,谁会轻易放弃这一大好机会呢?

此外,戏来凑趣。高考的时间基本固定,高考“状元”的宣传也成了媒体的惯例。高考和“状元”报道是季节性新闻。对于缺少新闻话题的媒体来说,利用高考搭台唱戏,这样的吆喝也能增加自身的知名度,收获一波流量。所以,“状元”宣传的“交响乐”,不少媒体还是乐于主动帮搭台子来唱戏。对于公众来说,谁家没孩子,有孩子就有高考这个坎儿。既然“状元”宣传的“交响乐”在免费上演,他们搬个小凳子坐着吃瓜看戏,也是自得其乐。

对“状元”的宣传和炒作,虽说能为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带来回报,但却将助长社会急功近利的教育价值观和扭曲的教育政绩观,使社会过度关注分数、排名,而不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多元成长。这也是教育部三令五申严禁宣传炒作“状元”的原因和目的所在。

既然“状元”宣传是个“交响乐”,要让其谢幕,就需要参演的相关单位和成员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状元”宣传并非当代社会的原创曲目,而是标准的传统曲目。这样的传统曲目由来已久,期待短时间内彻底消失,未必符合普通的社会心理。但是,学校作为教育机构,要站在现代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高考“状元”这一现象,清醒地认识到育人是学校的天职。学校培养了高分考生是成绩,但不宜因为出了高分考生就激动不已,更不应将高分考生当作学校宣传的道具,拿这些学生的名字和分数标榜自己;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在高考新闻报道中要善于区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客观报道高考信息,不以高分考生当作报道的噱头。如果学校不张榜宣传,媒体不给学校的宣传抬轿子,地方教育部门加强高考新闻的舆论引导,“状元”炒作的平台消失了,“状元”炒作的“交响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作者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