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赛宗大地“赛”幸福——青海兴海县脱贫见闻

2019-06-11 11:07:25

原标题:赛宗大地“赛”幸福——兴海县脱贫见闻

本报记者 王珺 摄

本报记者 咸文静

六月的阳光明媚而又温暖,洒落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子科滩镇安多民俗文化村的一座藏家小院内。

户主仁青太是兴海县温泉乡赛什塘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9月份,他们一家五口人搬进了这个离县城只有两公里的地方。曾经冬天透风夏天漏雨的居身之所转眼间变成了80平方米的新房子。说起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仁青太竖起大拇指,话语里满是对党的感谢。“搬到这么敞亮的新房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如今我们脱贫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没错,我们脱贫了!兴海脱贫了!

5月15日,省政府作出批复,同意海南州兴海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是兴海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跨越,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藏区人民追梦新时代的生动注脚!

举目远眺,天高云淡、山峦起伏、牛羊成群……如今的生活,早已不是仁青太们记忆中贫穷的模样。

精准是保障

“脱贫”二字对于兴海来说,既有青海藏区存在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兴海,特别是中铁、龙藏、温泉南部三乡,扶贫任务异常艰巨。多少年来,这片厚重的土地,一直在见证当地人民与贫困抗争的不屈岁月。

有这样一组数据说明南部三乡曾经的贫困程度:

三乡公路总里程1099公里,均为等外砂路或简易砂路,雨雪天气经常断路;不少牧户的生产生活资料仍然依靠牛驮人扛的方法运输;住房困难户无房户占牧户总数的58.2%;三乡21个村只有6个村基本实现通讯覆盖;供水率仅为31.5%,15173人17.77万头(只)牲畜饮水依靠天然河道地表水。

贫困面广、程度深、致贫因素多……到2015年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13.14%。

脱贫,时间紧迫,任重道远。

“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力争2018年内实现全县摘帽、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三大脱贫攻坚目标,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62元以上。”

这是兴海县党委、政府向省州立下的“军令状”,向全县8万多干部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州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之后又多次对精准扶贫作出重要论述,精准扶贫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为我们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兴海县扶贫局副局长梁宗孝说,自2016年以来,全县聚焦“六个精准”,夯实脱贫基础。

从精准识别对象到精准到户措施、从精准安排项目到精准使用资金、从精准因村派人到精准脱贫成效,全县1.21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幅幅决战贫困的精细工笔画徐徐铺开:

三年来,全县通过发展产业扶持197户820人;易地搬迁扶持1041户3828人;培训转移扶持4175人次;对210户466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采取居家养老兜底保障等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年来,全县先后2次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进行调整充实,切实优化了脱贫攻坚工作力量;

三年来,累计争取各类扶贫专项资金3.2亿元,整合农牧、交通、教育、卫生等18个部门涉农资金8.6亿元,同时,按照县级财政投入每年增长比例不低于20%的要求,累计投入资金8536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

产业是支撑

“一个个‘量身定制’的方案背后,是实事求是的脱贫思路。”梁宗孝说。

产业园区建设、旅游扶贫、村集体经济“破零”、光伏扶贫……围绕产业精准发力,是兴海县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地处温泉乡西北部的长水村,离县城122公里。山大沟深,平均海拔4000米。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差,主导产业不明显,经济基础薄弱,长水村的发展相对滞后。全村489户1994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276人。

穷有千种、困有万般,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字:干!

扶贫工作开始后,长水村利用温泉点地热资源,开发浴池,并从2018年10月起承包给村民拉曾杰。按照计划,五年共计收益55万元。

“我们这里一直有温泉资源,但没有开发。做这个决定之前,我们也四处学习‘取经’。一开始不敢做,先投了20万元做了一个小型药浴馆,来得客人多了,这才扩大规模。”性格豪爽的村支部书记斗拉加算了笔账,浴池平均每天收入500元左右,一年下来,除了承包费用,拉曾杰的收入也比较可观。

“他现在又在建家庭式的温泉池,预计7月份就可以投入使用。这样一来,又为村民创造了就业岗位。”

今年41岁的宽本才让是三社的贫困户。由于没有草场和牲畜,一直以来,他和儿子的生活全靠他四处打零工维持。如今,作为村上的生态管护员,每个月他都能拿到1800元的工资。同时,他还在浴池打工,每天都能有100元的收入。

一个产业,增加了脱贫的劲头;一个产业,提升了致富的奔头。

记者看到时曲什安镇大米滩村党支部书记刘友继时,他正准备出门。“打算去趟同德,面粉有销路了,我得当面去谈谈。”

刘友继口中的面粉并非自家所产,而是来自村上的面粉厂。曾几何时,对于大米滩村来说,村集体经济还是空白,更别提能在村上建厂。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根据村里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我们多次召集村民开会,最终决定办一个面粉加工厂。”刘友继告诉记者,2017年,在大米滩村两委班子的争取下,由县上投资建设的金黄谷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在大米滩村诞生了。

“上半年,工厂完成项目招标,十月份完成主体设施建设。同时,为了提供当地优质的小麦等原材料,实现本村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去年3月,我们组织成立了兴海县裕民种植合作社,形成‘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富民模式。”

辛苦没有白费。今天的大米滩村,早已今非昔比。

“通过积极探索新时期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大米滩村不仅推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农牧民增收,更为全镇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树立了典型,积累了经验。”曲什安镇主管扶贫的副镇长周巴才让肯定地说。

活力是源泉

细雨蒙蒙。

“干脆一把火把房子烧了,死了算了!”在曲什安镇大米滩村,二社村民许宏国两口子至今还记得,当年被意外打垮的样子。

儿子因车祸去世。2010年,许宏国和妻子赵玉秀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想想欠下的一屁股外债,老许咬着牙挺了过来。可家里的顶梁柱倒了,钱从哪来?

几番寻觅,夫妻二人决定还是从老本行入手。2013年,拿着借来的钱老两口开始养羊。精准扶贫推进后,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老许拿着扶贫贷款养殖生猪30余头。靠着会做酿皮的手艺,赵玉秀利用闲暇期间卖酿皮补贴家用。

功夫不负苦心人。眼瞅帐都还清了,走在村里的小道上,许宏国的腰板一天天直了起来。

“生态管护员工资、产业分红、种地、养猪、卖酿皮,去年一年,我俩收入4万多元,今年我打算突破5万元!党的政策这么好,自己再加把劲儿,没有过不好的日子!”

扶贫先扶志。在这些脱贫光荣户身上,总有一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在兴海县,大米滩村女子抹灰队的故事传遍了十里八乡。

故事得从2016年说起。通过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大米滩村的面貌发生了新变化,村妇联主席伊万存开始琢磨着咋样能让妇女们的钱袋子也鼓一鼓。

“一直听说抹灰挣得不错,村上正好有项目,为啥不自己干?”几天后,一支由伊万存担任队长的女子抹灰队迅速组建起来。随着“客户”的逐渐增加,全村60%的墙面粉刷都由女子抹灰队完成,并拿到了22万元的报酬。后来,抹灰队又到同德等地务工,为了增加收入,队员们还学习了墙面外保温等技术。

“通过组建女子抹灰队、建筑施工队等形式。我们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到去年年底,已经累计实现劳务输出550人(次),劳务增收150万元。”周巴才让介绍道。

脱贫路上,有人从未懈怠,更有人奋起直追。

从青根河搬迁到安多民俗文化村的杨宗泰如今是管理组组长。摆脱了看病难、上学难、出行难的旧日子,去年一搬到新村,他就谋划着“换个活法”。

听说要招聘工作人员,杨宗泰第一个报名。凭着那股吃苦的劲儿,没多久就当上了班长。他儿子也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种树的工作。这样一来,每个月爷俩都有几千元的固定收入。

在扶贫领域工作多年的县扶贫局干部更藏多杰感慨:“实践证明,只有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脱贫才有基础,发展才可持续。”

时光是最忠实的记录者。

通过三年集中攻坚,2017年,兴海县5个贫困村退出,658户204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3.41%下降到2017年的10.9%。2018年实现18个贫困村退出,2103户7752人脱贫。全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万元,“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实现。

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巩固脱贫成果,唯有鼓足干劲,一拼到底!

在县城格萨尔商业步行街,来自龙藏乡纳洞村的赛旦加正和两个创业伙伴一起忙碌着。去年大学毕业后,三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在当地创业贷款的帮助下,创办了青海娥蜡嘎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实现了创业的梦想。不同于父辈,敢想敢闯的赛旦加希望通过自己的打拼,在致富的路上大步迈进。

一个人,一个村,一个乡镇,映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光芒。

又是一个艳阳天。

在子科滩镇城西社区,心悦文化宣传队排练的民间小调,婉转悠扬。

“扶贫政策暖人心,户户脱贫幸福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