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闻琼)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近期,区博物馆抓住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契机,在馆内举行了系列主题活动,唱传统歌、跳传统舞、奏传统曲,演绎文化经典,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区博物馆馆长张泽春解释说,传统的未来,重心在未来,讲的是传统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如何进一步发扬光大。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要与时俱进,要思考采取怎样的方式,让传统文化长久不衰、发扬光大。
铜梁博物馆馆藏文物4622件(套),已经鉴定的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张泽春介绍,除五个常设基本展览外,还针对“5·18国际博物馆日”增设了文物法规普及宣传展、文物科普知识展等,全方位地向公众普及文物以及文物保护相关知识。
区博物馆大门口,丝竹声声,管弦悠扬。现场,《太阳出来喜洋洋》《巴渝欢歌》等一组地方经典民乐演奏曲目拉开活动序幕。舞蹈《何日君再来》《美丽中国》和川剧变脸、红梅赞等经典传唱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精彩处,掌声阵阵,市民不时拿出手机拍录。
区博物馆还邀请铜梁外国语小学的学生走进博物馆,向同学们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让他们体验不一样的地方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
参观完博物馆后,外国语小学四年级一班的石鑫蕾说:“这些文物很漂亮,很精致,我们应该保护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今年的主题也证明传统文化的保护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当前我们国家也加大了保护与传承力度,但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路在哪里,今后如何来保护和传承。”张泽春说,为了宣传祖国的传统文化,普及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我们借助国际博物馆日,搭建了这个文明交流对话的平台,传唱铜梁人刘雪庵、金砂等创作的经典歌曲,结合民俗馆展览表演旗袍秀、川剧变脸、民乐合奏等形式,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中枢”作用,向民众展现我区厚重的传统文化。
铜梁博物馆免费向大众开放,想了解铜梁的历史文化,感受铜梁历史的厚重和魅力,就到博物馆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