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德勇)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下午,区外国语实验小学组织开展防震减灾专题教育活动,近6000名师生、家长共同上了一堂防灾减灾课,进一步强化师生及家长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地震来了,该怎么办?”“要躲在结实的桌子或床下,家具旁或墙根、墙角等处,可以迅速逃进卫生间、储存室等面积较小的场所。”“不要乘坐或躲到电梯里,不要跟随人群向楼下拥挤逃生,不要跳楼逃生。”在各个教室里,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利用大量图片和视频生动诠释了地震产生的原因、科学减轻震灾的途径以及学校、学生面对地震时应有的举措。
家长和学生分别在教室和功能室认真观看防震减灾专题教育片,学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校园安全知识等。学生家长张东明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防震减灾教育活动,让我学到了防震逃生等方面的知识,很有意义,也很实用。”四年级二班学生张迅豪说:“通过观看防震减灾教育片,我知道了地震发生后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
区外国语实验小学校长杜清文介绍,作为重庆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今后还将定期开展“防震减灾”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应急演练、学习培训,让师生、家长能够熟练掌握应急避震知识,不断提高防灾避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