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铜梁:党建“扎桩工程”扎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2019-04-28 11:11:51

image.png

升级改造后的巴川街道玉皇村便民服务中心

image.png

石鱼镇本土人才办起电商店销售村民农产品

中国网4月25日讯 4月24日上午,笔者走进毓青山上的重庆铜梁区华兴镇团林村。站在村口远望,一栋栋黄墙红瓦的农舍格外醒目;蜿蜒的水泥公路两旁,红叶石楠、紫薇、三角梅迎春开放;满山满坡的白茶树、美人椒一片翠绿;升级改造后的村便民服务中心进入尾声……

“过去,团林村由于村班子战斗力不强,村党支部被区里列为后进党支部。经过‘扎桩工程’的实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了,村里的产业振兴、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得以有序开展,山村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华兴镇党委负责人介绍说。

2017年以来,铜梁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实施了基层党建“扎桩工程”,乡村振兴呈现出新气象。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头雁引领群雁飞

铜梁区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从基本面推动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坚持把好的政治生态转化为社会生态和干部状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增强基层发展“源动力”。

“区委从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工作机制等8个方面规范农村党支部39条建设标准,通过环节做细,推动组织变强,”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将相对后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纳入区级层面整顿,“一支一策”制定整改方案,采取“区领导+第一书记”的方式帮扶整顿,今年就集中整顿后进基层党组织38个,分领域建设示范党组织47个。

在铜梁区委的统一部署下,区镇注重强化村支两委班子配备,推行干部信息、服务、承诺公开、限时办结等制度。出台了《领导干部政治标准考察考核清单》,建立党支部书记年度工作和负面行为“2张清单”,开展党支部书记“基本功”培训,实施“领雁工程”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调整不胜任干部68名。同时,固定每月10日为支部主题党日,认真落实党员“政治生日”制度。

便民服务中心提质村民家门口办事舒心

在巴川街道玉皇村便民服务中心,村民进进出出办理事项。“现在村里的条件好了,我们办事不往城里跑了。”村民刘书才高兴地说。

笔者看到,该村的便民服务中心宽敞明亮,除办公室、会议室、办事厅、图书室、活动室、卫生室、电商店一应俱全外,大厅墙上的LED显示屏上实时滚动播放着村务公开信息,还有宽敞的院坝供办事群众停车。

“过去,村办公室就是一两间旧屋,板凳都没有多的。现在条件改善了,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电话、饮水机,服务项目增加了,群众办事也更方便了。”村党支部书记柏小林说,特别是村里开通了群众工作系统电脑软件,为群众办事,解决群众的困难就更快捷了。

据了解,近年来,铜梁区启动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区270多个村和50多个社区都建起了便民服务中心。

为让群众“随到随办”,村(社区)还建立了社区干部坐班、村干部轮班制度。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会安排工作人员到岗值班,为办事群众提供温馨、便捷的服务。

“近两年来,铜梁区财政投入9700万元,实施了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提升工程,通过规范化建设,把党在农村的阵地形象树了起来。

培训教育名堂多村民富了脑袋鼓了口袋

“目前,全区333个村(社区)全部建起了乡村振兴讲习所(社区党校),除180多名党员领导干部、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致富能手等领域选聘担任专兼职讲习员外,还引导各村新乡贤、好乡亲、致富带头人等群体参加讲习活动。”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区里建立了双向评价反馈机制,学员对讲习内容、效果等进行评价,讲习员对设施准备、组织工作、课堂秩序等进行评价,上级党组织定期对讲习所开展督促检查。

“讲习内容按照‘缺什么,讲什么’原则,采取‘群众点单、讲师配菜’的方式,把产业发展、精准脱贫、农村增收、乡村治理等15项内容融入授课内容,做到既讲理论、讲思想、讲文化,又送技能、送政策、送服务,把群众‘真感兴趣的’‘急需掌握的’和‘确实有用的’讲细讲实,真正让群众既富“脑袋”又增“本事”。石鱼镇党委书记左春华说。

太平镇坪漆村是铜梁区的5个脱贫村之一。去年,该村党支部依托村民周合平、周建两兄弟身怀铜梁龙灯彩扎工艺的优势,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于去年10月办起了坪漆村龙灯彩扎基地。

“村民过去扎不成龙灯,我们就利用村讲习所开展培训,彩扎师傅课堂上讲理论,课下教彩扎、裁剪、裱糊、安装等技术,首期培训建卡贫困户、低保户等60余人。村民学会技术后,做的灯笼加起来约2万个,实现收入1.6万元。加上进城扎制龙灯的收入,这一项收入达到36万元。”坪漆村党支部书记徐元界说。近年来,西河镇双永村在产业扶贫中建起700多亩的胭脂脆桃园。镇村利用讲习所每月开展一次技术培训,既培训科学管理知识,还把课堂搬到田间,农技专家手把手教会村民修枝整形、合理施肥,现在村民基本掌握了高产栽培技术。去年,全村胭脂脆桃获得丰收,村民增收100多万元。

“村里的讲习所接地气,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我按照专家讲的办,结下的脆桃大个、品相也好。”贫困户陈金海说。

截至目前,铜梁区已经开展讲习活动2000余场次,受众达30万人次。

回引本土人才“生力军”扎根乡村建功立业

小林镇鱼龙村是铜梁的一个边远山村。2015年,在重庆主城就业的大学生舒秋兰响应家乡号召,返乡担任了村务专干后,她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村里的发展实际,办起了晓霖捎客电商店,把镇村的土货卖到了全国各地。

“仅2018年,铜梁就回引本土人才300名。他们不仅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新生力量,而且还兼任了村电商专员,把农村电商办得红红火火的。”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在石鱼镇电商平台,3名大学生正忙着将一筐筐沃柑发往外地。“有了这批大学生本土人才的回乡助力,全区270多个村的电商平台都运行起来了,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增添了新的平台。”区委组织部负责人说,

铜梁还依托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实训示范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82人、新型农民500人、技术指导1100人次。

壮大集体经济“空壳村”成为历史

近日,在铜梁区高楼镇莲花村,上百位村民在花椒地除草施肥。站在山坡上远望,公路两边10多个山坡的花椒林郁郁葱葱。“这1000多亩花椒林是开发闲置撂荒地建起的。”莲花村党支部书记周秀立说,经营的方式是业主、村集体和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村民今年7月花椒成熟采收后,村集体和农户都将有很大的收益。

在少云镇海棠、石庙等村,村里引进业主按照股份制的运作机制,建起了中药材艾草基地,既绿化了闲置撂荒地,又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实现农民增收、业主盈利和农村集体经济壮大的‘三赢’目标。

在产业振兴中,铜梁区创新探索出“六要”路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坚持产业调整与群众增收、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组织引领与群众参与“三结合”,综合运用产业带动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创收型等模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向好向实发展。

在具体的经营模式上,通过建立“市场经营主体+基地+村办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新模式,由村党组织通过民主决策、村民自愿的方式,培育村办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引入工商资本、市场经营主体,鼓励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力等要素入股。实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量化确权,使公路、便道、灌溉管网等基础设施变成集体资产,并作为股份进入经济运营,以分红方式增加集体收入。

据统计,到2018年底,全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2个、市级龙头企业27家,引导3.3万户农民入股418个新型农业项目,消除“空壳村”152个,村社集体收入达2100万元。铜梁区还被确定为中组部基层党建直接联系点、全市组织振兴试验示范区。(赵武强)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