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王吉永:蹚出乡村振兴的“胡楼经验”

2019-03-20 14:28:12  来源:中国城市报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沛县栖山镇胡楼村党总支书记王吉永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就是要扩大年轻人建设新农村的创业就业平台。

“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既能照顾好老人,又能照看好孩子,让乡亲们家庭更加和谐,过上更加健康体面的生活。”王吉永说。

在外人看来,胡楼村的交通状况、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条件均不是省内最突出的,其脱贫攻坚之路也走得格外艰辛。胡楼村如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成为现实?

从平房到楼房

居住条件迎巨变

走进胡楼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里弄、鳞次栉比的联排小楼、设施齐全的休闲广场……俨然是一座小县城的“配置”。

13年前,胡楼村还是另外一番景象:村民外出打工,大部分房屋常年无人居住,墙体开裂,逐渐成为废弃房;小路坑洼不平,遇到下雨天就“变身”小溪……因为乡村的空心化,这些土地资源“沉睡”了很久。

“当时我们决定抓住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动员村民集中居住。”王吉永介绍,2006年,胡楼村在全县率先建设了连体式别墅356户、“2+1”式楼房165户、“4+1”型住宅楼25栋。

目前,胡楼新村配套建设了5000平方米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500平方米的幼儿园,以及40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健身娱乐广场。

集中居住的方式让农民不进城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也让原本闲置的土地被激活,为实现规模化经营提供可能。

加快流转

唤醒“沉睡”土地

从零到整,从平房到楼房,人们逐渐发现,村里的土地“多”了起来。

“拆迁复垦前,村民人均可利用土地是一亩八分,但此后便可能会变成三亩零四厘。”王吉永举例说,这些多出来的土地有一部分来源于在拆旧复垦的过程中,重新又被“激活”了的小路、坑塘等闲置用地。

据了解,仅2018年胡楼村便通过村民集中居住的方式流转出近1000亩土地。后来,根据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胡楼村在流转的土地上建成了集赏花、采果、餐饮于一体的千亩桃园。

“这些土地承包时,每亩每年1000元,这样能把低质的土地高效利用,把村民的零散土地资源规整起来,把不动资产变成现实收入。”王吉永介绍。

产业兴旺

鼓起村民的腰包

在王吉永看来,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改善,还不足以留住外出打工的乡亲,关键还是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迫在眉睫。

那些被“唤醒”的土地,为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平台。

近年来,胡楼村依托栖山镇工业园区,全力服务和支持辛勤国贸、锦业纺织、恒韵祥包装等企业加快发展,500多名村民进入企业打工,每月平均工资近3000元。

此外,为提高田园乡村味,胡楼村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据介绍,在先前打造的千亩桃园的基础上,2018年胡楼村又流转1000亩土地建成了千亩芍药示范园,形成了桃花与芍药花错季竞相开放的乡村田园景色。

“两个园区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100万元以上。”王吉永介绍说。

与此同时,胡楼村投入600余万元用于社区道路硬化、绿化和亮化,还规划建设了2处游园,种植各类树木2500余棵,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美化了河道,建立了环境保洁长效机制。如今,这里的浓郁乡情、田园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去年4月举办的首届“醉美”桃花节更是吸引游客近万名。

村办产业日益兴旺,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2018年,胡楼村人均收入突破20000元,相比2005年增长了3倍。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