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垫资兴水惠民生 脱贫致富路上行 ——记应县旧堡村帮扶工作队建设高灌的故事

2019-02-12 09:37:23  来源:朔州日报

塞外高原,冬冷寒天。2018年12月5日,应县旧堡村的建设高灌工地上,干部群众干得热火朝天,为了赶工程进度,大家在天寒地冻,中午不回家在工地上就餐。笔者第一次见到“学大寨”的这种场面,令人感动,令人敬佩。

应县杏寨乡旧堡村,269户,735人,耕地2800亩。建档立卡贫困34户,47人,2018年全部脱贫。

旧堡村是一个以种植为主的村庄,而且地处贫水区,种植结构单一,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水平较低,一半人到外地谋生,村里缺乏人气和活力。干部群众为解决水的问题,调整种植结构,让群众尽快富起来,成了干部群众的一块心病。多年来,为了解决靠天吃饭问题,也打了不少机井,由于浅层水,抽几分钟就抽不上水,一天浇不了一亩地,群众望井声叹。1971年,集体投劳,国家出资建设高灌工程。经过两年施工,于1973年开始运行,每年浇500到600亩,但几年后由于机制和管理等原因基本水地变成旱地。直到1998年,由个人承包,但事与愿违,20年来只浇了64亩。据初步测算,这20年,种一般粮食作物,每年全村减产50多万公斤,每人年均减收600——700元。

2016年8月,应县园林局帮扶工作队进村后,工作队想回应群众解决水的问题,但心有余力不足,事不能如愿。虽然经过两年,采取产业、教育、医疗、林业等扶贫办法,到2018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难保不返贫,为此解决治水问题至关重要。经过多次研究,发展产业,解决群众脱贫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建设高灌,扩大水浇地,改变生产条件,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说了就算,定了就干。但建设高灌钱从哪里来?是摆在工作队面前的最大难题。多次找有关部门都认为是件好事,但眼下没有这方面投资,远水解不了近渴。为了让旧堡村群众彻底拔掉穷根,园林局长、帮扶工作队长赵永生,动员全园林干部职工献爱心垫资建高灌。只用7天时间,全局18名干部职工,垫资最多的是7万元,最少的是5000元,共集起28.5万元。赵永生把自己的工资卡上现有的7万元全部垫资,同时还托亲戚联系电力系统支助安装80KVA变压器一台,价值达2.5万元。

有钱就是底气,趁火打铁。2018年11月17日,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开始动工。采取包工不包料办法专业队施工。为了保证进度和质量,在局长赵永生带领下,园林局干部和村干部一直坚守在工地上,和工人们一起加班加点,为鼓励工人们的积极性,有时半晌午和半下午,赵永生自己掏腰包给工人们买大饼吃。特别是2018年12月5日那一天,在天寒地冻的情况下,为了水口防冲池的收官,园林局局长赵永生和村党支部书记王军同工人一起在工地就餐,虽然饭是冷的,但心是热的。这种感人的场面,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76岁老党员戈日银激动地说:“我活了七十多岁没见过像赵永生这样的干部,把旧堡村当成自己的家,把旧堡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打上灯笼也找不到这种人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经过20天的奋战,到2018年12月25日第一期工程胜利结束。投资30多万元,铺设400mmpvc管道1900米,引水防渗渠20米,干渠分水口长3米、高3.3米、宽2米的冲水池一座,购买两台HWC—10混流泵,计划灌溉面积2000亩,旧堡村土地基本变成保浇地。

旧堡村采取股份制加合作社管理形式,建立高灌工程管理班子,专账核算,民主管理。受益后,按集体股70%,合作社社员股30%进行分配既增加了社员的收入,同时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壮大。李凡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