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办民宿,发展物业经济! 太真乡多渠道 壮大集体经济

2019-01-02 09:04:17  来源:衢州日报

记者胡宗仁报道组江玥

“村里的民宿是2018年7月开张的,2个月时间就接待游客200多人次,村集体增加收入超2万元。”上月20日,在衢江区太真乡王家山村,村支书张正富告诉记者,杭新景高速在太真有互通出口,现在上海、杭州等地的游客,走高速相当便捷,可直接到达。

王家山村有10个自然村,分散在海拔三四百米的深山里,有农户419户、1214人。“村里山多,有山林1.8万亩,其中毛竹林约1万亩。山林植被丰富,空气好,水好,办民宿有优势。”张正富说,2017年7月,发挥山区优势,王家山村将一幢2011年建的村办公楼重新装修,迈出村集体办民宿的步伐。

张正富介绍,当时投入90多万元,一楼是便民服务中心和党员活动室,二楼、三楼装潢了16个房间,配备了卫生间、装了空调等,于第二年7月正式对外营业。规范运作,村里还成立了衢州市衢盛民宿有限公司。

记者看到,民宿建在一个小山坞里,后面还有两幢房子,是村里的居家养老中心。民宿一侧有一条小溪,山上新修了一条游步道。“夏天到这里避暑挺好,民宿一开张就接待了几批杭州的游客。”张正富说,目前村里有八成村民在外创业或者打工,通过他们的吆喝,带来不少游客。为了留住游客,村里正计划在小溪里筑个堰坝,养清水鱼让游客垂钓;专门雇2个村民在山林放养几百只土鸡,还要种植5亩高山蔬菜等,把民宿办出特色。

“春天到村里挖毛笋,夏天避暑,冬天看雪景,只要用心经营,随着游客增多,村集体收入肯定会多起来。”张正富信心满满。

“王家山村是太真乡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案例。”一旁的乡干部傅益伟介绍,近年来,从“空壳村”破壳,到“薄弱村”摘帽,太真乡多渠道培育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我“造血”能力。

银坑村利用高速路征地的资金,在衢州市区龙化路购了店面,2018年租金收入超5万元。该村又通过出租厂房年租金有三四万元,同时还把一幢老的办公楼装修一新,有6个房间、12张床,也计划开民宿。

塘坞口村发展物业经济,在衢江廿里集镇购了店面壮大集体收入;下槽坞村有一个水电站,每年增加集体收入超4万元,还有一个停车场的出让一年可增收7000元;竹埂底村由村集体发展林下经济,实现“薄弱村”摘帽。

据了解,目前,太真乡6个行政村通过办民宿、发展物业经济等多种办法,已经摘除了昔日“空壳村”的穷帽子,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