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贫困村第一书记,既抓党建,又抓扶贫,肯定是“又红又专”,他只是有点“特别”。
李宗政是重庆市红十字会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2017年9月,他来到彭咏梧烈士曾经战斗之地——奉节县平安乡咏梧村,担任第一书记,现已工作14个月。
红十字会与“红色根据地”、正处级专职副书记与村第一书记,这是某种巧合亦或际遇。
这里,无疑要注入更多“红色”元素。
走进咏梧村,村民房前屋顶醒目位置都飘扬一面或几面鲜艳五星红旗。
(红旗飘扬)
李宗政主动介入、积极配合奉节县文化委等有关部门,全力打造红色旅游3A级景区,以“重返红色年代”为主题,对咏梧村炮楼、安子村碉楼、咏梧村箭楼、锦山寨等4处关联文物点进行抢救性修复和加固,并与彭咏梧纪念馆串联布置专题陈列展览。
彭咏梧烈士纪念馆为参观线路第一站,锦山寨为最后一站,预计2018年11月底全面竣工。
这里,更是脱贫攻坚最前线。
我们先来看看2018年10月10日这一天。
下午两点钟,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组织村民代表、业主代表、施工方代表,对一条便民路进行初验。
这条便捷通道全长1200多米,包括1000余米人行路和236米硬化公路,连接村便民服务中心和平安小学,由重庆市红十字会出资20万元建设而成。
(这条便民路)
以前学生需要步行15里,大约一个小时,现在“下山”仅要15分钟。
村民陈泽旺说:“这条路能修通,主要感谢李书记,不是他出面,不晓得好久能通……”
咏梧村属喀什特地貌,季节性缺水严重。
一次偶然机会,李宗政在小地名“马流水”走访时,发现一个山洞,居然是一处水源地。
于是,他前后5次跑到这个地方,其中三次是陪同相关领导和地质队实地考察。
很快建起一处蓄水池,可解决2社村民吃水问题。
这天上午10点,李宗政同驻村工作队队长戴书军、队员陶大奎一起又来到这个地方,将400多米引水管牵到蓄水池。
(马流水查看水源)
期间,李宗政右脚踏空,差点摔下悬崖。
我们再来听听戴书军如何评价:“李书记工作非常务实,事事上心、处处细心、时时关心。”
村民李定祥在珠海务工,有两个孩子,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在读初中,自认家庭困难,写信要求当“贫困户”,随后其母张文佑又来到村便民服务中心“反映”。
李定祥一家虽不能评为贫困户,但李宗政并没有简单处理。一方面通过市红十字会为这家安排3000元临时救助;一方面又给同学和战友打电话募捐,仍通过县红十字会向张文佑转交7000元捐款。
(救助贫困学生)
2018年6月上旬,初二学生康钊辍学在家,网格员连续3次登门都没有效果。
李宗政连忙喊上村支书一起,当即赶往康钊家做工作。
他注意到康钊脚穿一双破烂凉鞋,神情沮丧。
“叔叔给你买一双运动鞋,要不要得?”
原来,康钊在巫溪县文峰初级中学读书,个别同学常欺负这个“外地娃”,让他感到孤独和害怕。
(与康钊交谈)
李宗政连忙“征求意见”:回来读书嘛!我给你联系本县竹园初级中学,你看怎么样?
第二天,李宗政跟戴书军一起,为康钊购买毛巾、脸盆、牙刷、香皂、洗发水和运动鞋等必需用品,并亲自开车将其送到学校。
1社村民郑家竺家里“寄养”一头天友集团捐赠奶牛,2018年8月16日晚7点左右,这头奶牛“暴死”。
这时天下小雨,道路狭窄,小车无法行驶。
李宗政在村便民服务中心附近找到一辆骑摩托车,立即赶到郑家竺家中,现场调查,并为其寻找补救办法。
2社五保户朱光炳住在山上,生活不便,但仍不肯搬到山下居住。
李宗政和戴书军自然成为老人家中“常客”。
(做朱光炳思想工作)
朱光炳终于答应搬家,但“附加”一个“条件”——必须接受一包核桃。
李宗政没有推辞,同样“追加一条”——当您搬家时,我们同吃庆祝。
现在,朱光炳在红星湾安置点房屋已进入室内装修阶段。
看来,保存在办公桌抽屉中10多个核桃即将“派上用场”。
(刘圣宇 王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