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黔江区用足用活亲情、政策、环境“三张牌”,外引内联、借智聚才,先后培养返乡农民工李清华、大学毕业生简义相、退伍老军人王贞六一批颇具代表性的致富“领头雁”,围绕培育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群众创业就业,成效突出。
亲情牌
“返乡创业更有归宿感,信心也更足。”白石乡的李清华2011年返乡创办重庆尝必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渣海椒、盐菜等土家生态产品,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
这仅仅是全区返乡人员投资兴业的一个缩影,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建立全区在外成功人士信息库,以召开大学生和返乡人员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和鼓励外出人员返乡投资兴业,并利用节假日经常性开展问候慰问,以浓厚乡情感化感召,一批游子带着资金、项目、理念建设家乡。
以精准施策为方略,发动全区几千名帮扶干部开展大走访活动,深入贫困户家中,一起拉家常、谈发展、谋未来,动员自身发展动力强但又缺乏技术的贫困户参加培训,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先富起来,再带动周边的贫困户共同致富。全区102个贫困村共发展致富带头人400人,签订《致富带头人带贫协议书》,挂图作战、压实责任,带贫人数2091人。
政策牌
“实施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成为产业带头人。”日前,金溪镇党委书记李波介绍,今年,全镇试点建立乡村人才服务站,开展人才统计、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活动,回引乡村创业人才46名,创业资金800余万元,培育25名创业致富典型。
竭诚营造好的环境、配套好的政策、提供好的服务,致力于为致富带头人干事创业搭好平台、找准载体、提供便利。在农产品加工用地、乡村旅游开发等方面特事特办、走简易审批程序,把带动贫困户增收项目纳入财政贴息范围,对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建设的规模化种、养殖基地优先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扶贫小额信贷、精准产业扶贫贷款等产品服务加大对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创业项目支持力度,给予担保贷款贴息、农民工返乡创业重点企业贴息、就业扶贫示范车间等政策,让大家在家乡投资放心、干事顺心、生活舒心。借助政策“东风”,简义相放弃重庆主城优越的条件和高薪的工作,返乡带领村民种植银耳、菌类、金丝皇菊花、杭白菊,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环境牌
黑溪镇胜利社区的贫困户王贞六依托当地花蜜资源,参加培训发展中蜂养殖,不仅自家顺利“越线达标”,而且2017年发动12户贫困户共同养殖,2018年3次对全区近600名中蜂养殖户进行指导培训,掀起一股养蜂热潮,走出了不一样的致富之路。
生态、绿色是黔江最宝贵的资源,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0.2%,为全市仅有的无重金属区县,资源禀赋、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坚持念好“绿”字诀,创新“十个一”产业发展模式,引导致富带头人带动农户共同发展优质水果、中蜂、水产品、食用菌等生态产业,先期建设“亩产万元立体农业”基地4.5万亩,已建成西南地区最优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和全市最大的蔬菜雾培生产基地,共同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脱贫致富路。(记者 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