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伴我行

艰难探索 辉煌成就 伟大使命

——改革开放40年国有企业改革回顾与展望
2018-10-22 10:38: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企改革艰难探索踏浪前行

自1978年改革开放启动以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在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绝对领导下,国企改革迎难而上、矢志不渝,突破思想意识形态的藩篱,通过一系列理顺体制、完善机制、调整布局等改革探索,努力做好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这篇“大文章”。从传统计划经济走向现代市场经济,我国国企改革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2年):“扩权让利”的国企改革初步探索。这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启动初期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前。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也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三中全会后,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文件,推动了国企经营权层面的改革,意在使国企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经济实体。先后在国有企业推进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利润递增包干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试点,调整了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利益主体地位,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二阶段(1993~2002年):“抓大放小”的国企改革战略攻坚。十四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届三中全会的10年里,国企改革坚持“抓大放小”,收缩战线,让国有中小企业退出,让困难企业破产;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减少企业包袱。这10年间,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国有企业的优胜劣汰,实现了国有企业的整体扭亏为盈,为国有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三阶段(2003~2012年):“规范治理”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这个阶段以党的十六大为开端,到党的十八大之前,是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明确提出实行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十七大提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仍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

第四阶段(2013年至今):“分类推进”的国企改革全面深化。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标志,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分类推进”的全新时期。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此后,相应配套文件的陆续发布,逐步形成了以《指导意见》为中心、以其他政策文件为配套的“1+N”的政策体系,这意味着,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体制度框架初步确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一时期,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基本完成,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完善,中央企业分类改革全面推开,公司制改制基本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国有资产监督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力不断发挥,国有资本向着做强做优做大稳步迈进。

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经过40年的历程,我国直面现实问题,微观组织形式上从扩权让利、政企分开发展到公司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宏观管理上将国有企业管理从一般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建立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管理体制。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国企改革发展实践相结合,同时有选择性地学习借鉴国外理论和经验教训,探索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壮大国有企业的途径,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国企改革方法论。

经过40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总体实现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容和共生发展,大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规范。更多国有资本投向公益类行业、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特别是一些大型骨干企业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开始担负起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任,并逐步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从规模实力来看,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60.5万亿元,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接近55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央企营收、利润持续快速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在1998年前后国有企业最困难的时期,全国约三分之二国企处于亏损状态,利润总额仅为213.7亿元;到2003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国资委系统监管企业只有6家。今年最新一期《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包括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48户中央企业在内的120家中国企业上榜,并占据榜单前四名中的三席。

从竞争力来看,国有经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着排头兵作用,不少国有企业已迈进或接近世界一流企业阵营,在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速铁路、智能电网等领域取得了不少具有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过去5年来,中央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承担了3100多个投资项目和工程,包括中巴经济走廊、中白工业园、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国有企业通过“走出去”,增强了自身活力,扩展了发展空间。

从发展质量来看,央企公司制改制基本完成,绝大部分建立起了规范的董事会,治理结构更完善;战略重组扎实推进,央企户数从国资委成立时的196户调整至96户;去年以来央企利润增速“跑赢”营收增速,资产负债率稳步下降。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国资国企改革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

尽管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企改革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但是,国企改革尚在过程之中,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大型企业母公司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进展较慢,存续企业的消化还比较困难;董事会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国资监管机构、董事会、经理层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经营者管理制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经营者的行政化管理色彩依然存在,尤其缺乏市场化退出通道;一些企业内部市场化选人用人和激励约束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此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国企组织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国资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一个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推进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科学指南。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习中,要注意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刻掌握各个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相互联系,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张林山(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