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改革开放40年:姑苏与苏州的“双城记”

2018-10-19 13:47:40  来源:中国新闻社
原标题:改革开放40年:姑苏与苏州的“双城记”

改革开放四十年间,苏州从不起眼的江南小城重新成为富甲一方的“鱼米之乡”。

在苏州人眼中,矗立在金鸡湖畔的“东方之门”如同一扇时光之门。西边是“人家尽枕河”“万树桃花月满天”的千年姑苏城;东边是道路阡陌、高楼迭起的现代化苏州。四十年来,犹如苏绣中最高技艺的“双面绣”一般,苏州人将苏州织就成了一座古典与现代相交融的城市。

1978年,苏州全市范围内的地区生产总值不足32亿元(人民币,下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34元。穷则思变,梦兰村、蒋巷村等一大批村镇开始通过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走向富裕之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回忆,自己在与很多发展中国家交流中国是如何实现发展腾飞时,“总是先介绍我家乡的乡村是怎么发展的”。

1983年2月,邓小平通过对苏州、杭州等地考察,验证了“小康”目标的可行性,并开始规划“小康”目标实现之后中国的长远发展。

作为“小康”发源地之一,苏州的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1994年2月,中国和新加坡政府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中国第一个与外国政府合作建设的工业园区落户苏州。从此,来自新加坡的城市规划、亲商服务等先进理念开始融入苏州的血脉,让苏州的发展带上了国际的思维和视野。截至2017年,曾经是一片泥田的苏州工业园区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0亿元,在当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中综合排名第一。

无论苏州如何发展,“姑苏”始终是这座城市的底色。作为全国少有的2500年古城城址、规模基本不变的城市,苏州人奋勇向前却也“守旧”。在这里,文化遗产不是一间宅、一幢园,而是一座城。据统计,苏州古城核心区14.2平方公里中约80%的面积是世界遗产区,范围内共有2000多个各级文物点,其中24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唱响世界舞台的昆曲、上海APEC会议上被各国领导人穿上身的宋锦、和故宫一道“走入下个六百年”的金砖……一块底料,两面同绣。2006年,祖籍苏州的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现代的建材构建出古朴的风韵。古今交融,正是贝老为家乡文化发展做出的注脚。

坚守传统,苏州也在积极拥抱国际。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微软、苹果、西门子等世界知名高校、企业也纷纷将分支机构、研究院所落户苏州。微软更是将其苏州研发中心打造成其人工智能研发的大本营,“小娜”“小冰”正是从苏州走向世界。

据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苏州实现外贸进出口16894.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8.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成为外贸运行的新亮点。

此外,苏州也是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吸纳台资最多、台资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全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超过11000家,5万多名台籍人员在苏州深耕发展。10月12日,苏州正式发布《关于促进苏州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保障台胞能够“同城同待遇”。

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表示,站上改革开放40周年新起点,苏州将在更加深入的改革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体发展定位锁定建设现代产业、创新创业、美丽宜居、历史文化“四个名城”,努力展现发展的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把“强富美高”蓝图在苏州加快变成现实模样。(记者 钟升)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