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贵州桐梓县脱贫攻坚一线直击:希望在山间升腾

2018-09-27 15:16:10  来源:贵州日报

桐梓县新站镇捷阵村原本没有路。

通往山里,有个叫“黑龙江”的地方,相传有仙人为镇压祸害乡里的黑龙,以神力搬来大山,压住了黑龙。黑龙早已不知所踪,可同样面目狰狞的贫困,却和大山一道,横在了祖祖辈辈捷阵人的面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民用绳索从山顶往下降,靠着锤子铁锹破开了山、凿出了路。这愚公移山一般、近乎不可能的举动,昭示着村里人对路的渴求。

捷阵的变化,从路开始。这几年艰辛而又激荡人心的脱贫攻坚,便在这山间一路披荆斩棘,求索前行。

一条水泥路大山终不再重重阻隔

捷阵村“藏”在山地切割严重的大山怀抱之中,交通基础设施一度极其落后。在当地扶贫干部的统计当中,长期直接因交通因素致贫的贫困户,占了一半以上。

多彩贵州网派驻的第一书记宋杰初到捷阵的时候,每每走村串户,当地的村干部总会在中午一两点就开始催促“再不下山就要摸黑回去了”。

一次,宋杰下午三时多走访完贫困户,见天色不对便开始下山,随着降雨,山间大雾骤起,天色很快暗下来。“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摸下山的宋杰记忆犹新:“晚上八时多才赶回村委会。”

“去镇上赶集,单程就得花掉5个多小时。一下雨,连齐膝的雨靴都要进水。”说起路,捷阵村海拔最高的火石组村民熊富贵连连摇头。

2017年,捷阵村开始修建通村、通组硬化路。很快,33.22公里的水泥路连起了村村寨寨。山路依旧有些蜿蜒崎岖,但坐车到村里,就只需要20多分钟;到镇上,也就半个小时。

路一好,一好带百好。

熊富贵的家门口,打上了水泥地坪,家里的房子重新粉刷翻新,终于告别了过去那个“烂坝子”。

“现在,我们去街上,脚都不沾泥巴的。”村民赵久银一阵爽朗的笑。

和捷阵村一样,新站镇内南边的四兴村,同样山高坡陡,发展受困于基础设施的落后。因而,这里同样是新站最贫困的村之一。

“没有路、没有电,房子都是些土房、木架子房,瓦房都很少,还有一些草房……”老支书陈先举掰着指头数。那时候,村里人传唱着“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吃水靠肩挑,穷得叮咣响”。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落地,村子里的干部群众开始在这个偏僻村庄里改天换地,四兴村村容村貌开始大变样。2014年至今,全村公路从零变成现在的27条共计61.088公里,通讯信号从无变成了现在的全覆盖,水、电、网等均得到了保障,义务教育、医疗、文化服务建设等方面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村民们都说,跟以前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条产业路串起山乡致富新方向

沿着山路前行,一座别具特色的石塑寨门出现在眼前,上面雕刻着“四兴生态产业园”几个大字,过了大门,一座座青瓦白墙的民房排列在马路两边,各家院内的木篱笆整齐划一。

山高坡陡、气候立体,过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子的开发,如今却在更大程度上,为四兴村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特色经果产业的可能性。

四兴村一边破解基础设施的困境,一边开始探索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

村党支部书记万德荣开始思考,如何将产业发展壮大,让老百姓收入增加。

今年7月,四兴村专门请来了省农科院的专家,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支招。通过论证,四兴村尤其适合高山石榴的种植。

随即,四兴村谋定了“短产业”羊肚菌和“长产业”石榴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和万德荣一样,捷阵村党支部书记童红程也清楚地认识到,要想摆脱贫困,搞好产业是必由之路。

他的眼光,瞄准了捷阵村最高的山头。海拔1800多米,云雾缭绕之中,茂密生长着1万多亩天然成林的方竹。童红程测算,按10万斤鲜笋的年产量简单计算,这片天然竹林每年能给村民带来80万元左右的收入。

童红程构想,通过合作社让老百姓入股,流转土地开发方竹笋产业,同时发挥距离重庆近的区位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重庆后花园”。“农旅一体化发展,让更多的游客来品尝我们的方竹笋、欣赏我们的民族风情,从而带动我们的产业发展,让老百姓持续增收致富。”

产业,就像吸铁石一样。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少了,返乡创业的人多了。四兴村,小伙余菲菲张罗着他的八月瓜。“种植普及率低,市场潜力很大。”到云南学习考察回来后,余菲菲便试验种植了8亩八月瓜,如今长势良好,再过两年就可以挂果。

围绕两个村的产业发展,前来帮扶的多彩贵州网充分发挥自身电商平台等资源优势,在产业推广、产品包装、品牌营销、产销对接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条连心路点亮群众小康新希望

路的意义,在于连通了大山和外界。山门一开,心门也就开了。

“支书,快来家里坐坐!”

“支书,进屋喝杯茶。”

“支书,吃了饭再走嘛……”

童红程在走访火石组贫困户家里的路上,招呼不断。童红程开玩笑说,以前可没这“待遇”。

“要把工作开展好,就得以诚相待。作为干部,就是要诚心待人,帮群众办实事。”童红程的“笨办法”,就是一家一户去敲门。“时间长了,老百姓自然知道,你是来为他解决问题的。”

干部们敲开了群众的“家门”,更敲开了乡亲们的“心门”。

以前,看见干部扭头就走;如今,热情相邀,倒茶、搬板凳、煮鸡蛋……村民们用最简单直接的举动,表达着最真实的情感。

老支书陈先举说,干群关系的彻底改变,一方面来自于干部的倾情服务、倾力付出。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百姓看在眼里、由心生发的感恩之情。

见到童红程,熊富贵手里提着杯子和热茶,老远迎了上来。“很感激他们,感谢党和政府,不然就没有我们的好日子。”熊富贵一脸真诚。

感党恩、记党情,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党员,村民赵久银觉得,自己身上更多一份责任。平时,她会帮着村里的老人打扫卫生,当过老师的她还会教孩子们读书认字。

有知识的赵久银也常跟村民们说,领导干部都这么重视我们,我们也要发狠,要自己动手,以后才会更好。

过去的一年间,童红程在村里开了80多场群众会。“大会小会,田间地头,院坝会、田坎会……就是要让老百姓知道,扶贫不能光是‘等靠要’,更要自力更生,依托脱贫攻坚的大好政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赵曌贾过之)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