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石柱实施环境综合治理 打造生态振兴新风貌

2018-09-12 10:01:56  来源:中国石柱网

原标题:

加强推进污染防治 扎实筑牢绿色本底

我县实施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生态振兴新风貌

龙河流域栖息的白鹭

每当清晨,沿着县城河滨公园漫步而行,但见龙河流域内三五成群的白鹭时而上下翻飞,时而相聚在河滩上追逐嘻戏,与跑步、做操等健身的市民一起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

这是我县近年来以实施生态综合治理为切入点,集中力量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全面推动“河长制”工作,让生态美了起来、环境靓了起来,勾勒出了这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加快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近年来,我县紧扣“生态优先、治理当先、成效领先”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按照“防治并举、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有序有效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布局种植养殖业,使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与环境保护彼此协调。

强力推进畜禽粪污排放治理。今年以来,我县采取“关闭、拆除、转产、治理”分类整治模式,全面排查养殖场所,建立健全监督台账,按照规定依法关闭畜禽养殖场50家,完成治理25家,全面启动治理84家。同时加快“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等设施的改造建设,年内实现畜禽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建设全覆盖和全运行。

加大乡镇污水处理力度。今年以来,我县先后完成20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全县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同时加快工矿企业污染、河道非法采砂、水电站生态基流等治理,进一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探索生态农业新路

所谓农村面源污染,指在雨水的冲刷或径流过程中,农业生产及生活中的污染物随着水流作用,以地下渗漏、农田排水或地表径流的方式进入到受纳水体中,从而造成污染。

今年以来,我县多措并举,加强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推动全县创建全国有机食品示范县工作,保障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大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全面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除草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等国家禁用农药,示范推广杀虫灯诱杀、黄板诱杀和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

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严格化肥农药监管,倡导和鼓励农民减少农药使用和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用量,严格规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品种及方式,切实加强农药生产、销售与使用的有效管理与监督,同时建立了农药废弃物回收管理制度,为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了保障。

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今年以来,我县推进测土配方肥和有机肥替代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91.5%,新发展的长效增收产业共施用有机肥8.4万亩。

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整治。进一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落实禁烧包片责任,完善包村、包户、包重点路段等区域的监管工作,杜绝秸秆违规违法露天焚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积极引导农民开展机械化还田、秸秆青贮饲料、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腐熟、开发秸秆基料,全面提升秸杆综合利用水平。

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 扎实筑牢绿色本底

我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保护自然、享受自然、传承自然”为宗旨,紧紧围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主线,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和资源保护工作,扎实筑牢绿色本底,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打下了基础,加速打造渝东生态屏障、绿色生态经济强县。

2018年,我县完成新造林6万亩,义务植树200万株;实施封山育林4万亩、退化防护林修复4万亩和森林抚育9万亩,林业产值突破45亿元,增幅达13%左右,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4500元,促进林农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我县加强完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措施,完成黄水大风堡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七曜山国家地质公园、藤子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积极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夯实了基础。

全面推动“河长制”工作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我县紧抓“生活污染源、畜禽养殖污染源”两大源头,实施“河外截污、河内清淤、清水补给、生态修复”四项措施,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为突破口,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完善污水处理及配套基础设施,切实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

去年以来,我县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河长制办公室,确立河库牵头管理部门,形成“河长+河长办+牵头部门”管理模式,全县29条主河流、602条支流、38座水库全部明确管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有效实行网格化管理。

县河长办按照实际情况制定“一河一策”工作方案,对各河流实行入河排污口一律封堵、河流沿线一律截污、所有污水一律入管、禁养区养殖户一律取缔的措施,同时利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喷洒生物药剂,在河面投放生态浮岛和加装人造“喷泉”曝氧机等形式,对辖区内黑臭水体进行有效治理,对河道水质进行彻底净化,使县域内所有河道水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条条多年来望“河”生畏的“臭水沟”出现“河畅、水清、岸绿、路通、人悦、景美”的亮丽景观。

我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扎实抓好生态领域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朝着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努力把石柱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宜居家园而节节迈进。(记者 隆太良 文/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