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综合开发大有作为——访市政协委员唐双福

2018-01-26 22:31:29  来源: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  作者:刘早生 李朋

市政协委员唐双福出席重庆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举行的“委员建言乡村振兴”专题记者会

编者语: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作出的战略安排,是落实“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决策”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伟大梦想的现实要求,是贯彻落实新时期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过去的一年,重庆市农综办围绕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创新投融资模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大力推进田园综合体试点,延伸柑橘、茶叶、榨菜等特色产业链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实现了产业提质增效,农户稳步增收,新增高标准农田50万亩,累计开发新增粮油生产能力26.8万吨。截至2017年底,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累计带动148万农户增收,亩均收入比非项目区高出390元,450余万人直接受益。
2018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出席重庆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着力促进城乡融合。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城市工作水平,促进区域间互联互通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努力实现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要以超常规举措打好脱贫攻坚战,将精准二字进行到底,把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作为贫困地区稳定脱贫的关键,扎实抓好深度贫困乡镇脱贫、东西部扶贫协作等重点工作,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让贫困地区不断增强内生动力。
本刊记者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发挥农综开发优势,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采访了市政协委员,市农综办主任唐双福(以下简称唐主任)。
记者: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共圆中国梦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是统筹解决社会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内在需要。唐主任,您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作用有哪些?
唐主任:我认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是国家构建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战略格局的重要抓手,是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路径,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对重庆而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的新支点,是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发展变身的新动力,是城乡融合、城乡共美的新机遇。我们一定要切实搞好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实施方案,蹄急步稳推进建设。
记者:针对当前部分乡村出现的田园撂荒、村庄衰落、老小留守、缺少生机的现象。您认为,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唐主任:从我办的调研来看,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矛盾有以下四点:
1.基础设施城乡差距较大。乡村水、电、路、讯、气有较大改善,但乡村公路质量不高、断头路不少。现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旱涝保收耕地比例偏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滞后。污水垃圾处理、面源污染治理还不够好,限制了乡村生态资源优势发挥。
2.农村供给侧结构有待优化。农业宏观结构体系中传统产业居主导地位,粮猪型结构居支配地位,林产业资源配置失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农产品加工业零星分散。农业生产体系和农产品需求体系深度对接不够,高端农产品供给不足,重要食品对外依存度高,标准化特色化农产品发展不足。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低,与产业连接不够紧密。
3.现代农业人才支撑乏力。农村常住劳动力老弱化,有知识、有活力、有能力人员流向城市,造成农业经营能力、科技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合作创新能力较弱。重点群体扶持政策乏力,对返乡创业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的技术应用、产品创新、租地用地政策缺少吸引力。新兴人才严重缺乏,对乡村规划师、乡村工匠、乡村技术能手等的培训认证管理措施不硬。
4.乡村振兴资金缺口较大。近年来,“三农”资金投入持续增长,但乡村建设需求与资金较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在用活财政资金、整合国有基金、利用社会资金上还需探索创新。
记者:如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繁荣美丽乡村,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唐主任,请结合农业综合开发,谈谈您的建议?
唐主任:立足农业综合开发任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统筹共建“三生”系统(生产、生活、生态),着力解决发展不充分不系统问题;统筹推进“四化”建设(基础设施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乡村治理现代化),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探索实施“八大振兴工程”,以综合立体开发,推动产业兴旺、百姓富裕;以全域融合开发,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以改革创新开发,为城乡一体化添砖加瓦。具体需做好以下几方面:
1.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突破乡村发展大瓶颈。在完善市区县乡交通骨干网络的基础上,打通乡村连接大市场、大城镇的节点,根据产业业态布局,对乡村旅游路、田园产业路、院落便民路等小康路实行差异化建设。
2.发展大产业新业态,补齐农业价值链短板。发展大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生产力、农业功能、经营方式、价值链的变革,重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的产业新格局。打造特色产业升级版——乡村旅游农业,重点建设“一环两带”乡村旅游长廊,即:在主城和渝西片区打造1日游乡村旅游休闲环,在渝东北、渝东南各打造一条2至3日游乡村旅游带。做活电商,联通产业、联通村,产品市场无缝对接。
3.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提速乡村大发展。一是推进投入机制大变革。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放大财政资金效应,运用政、企、银连接机制,搭平台、注资本、引贷款,撬动金融资本投入;对效益较好、前景可期、4A级以上的重点农旅项目,试点推行PPP投资模式;综合运用财政“补贴贷”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旅农业和重点项目;引导整合现有国有基金,为乡村振兴服务。二是用活土地经营权政策。试点推动土地经营权的市场化改革,让新型经营主体有经营活力。三是推动科技转化应用。立足产业、立足需要,集成技术解决问题,为产业链、新模式、新业主的发展创造条件。
4. 引导人才进村,带动乡村大振兴。有了人才进村,才有乡村振兴。要做好育人才有专才、给舞台有空间、给荣誉有动力的统筹规划,重点培育乡村规划设计师、乡村工匠、经营能手、专业技术人才、职业经理人、农业企业家。
5.探索发展新模式新方式,树立乡村振兴开路先锋。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的地方,重点探索建设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小镇、农业主题公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庄园、特色农场,构建“大农业产业园+小农场主、特色产业+乡旅农业、创意农业+新时尚需求”等发展模式。在建设方式上,要立足阶段时序,本着先易后难、由近及远、试点示范、分步实施的原则来推进,营造好的组织模式、产业模式、商业模式,加快推进建设。
6.聚集各方力量,推动乡村大跃升。推动政企农科金联动,工农商学合力,形成大合唱,推动大发展。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