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九三学社小组委员建议: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助推乡村振兴

2018-01-30 11:54:54  来源: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  作者:刘早生

九三学社小组委员正在热议乡村振兴(刘早生 摄)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 (记者 刘早生)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重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态势迅猛,形成了柑橘、蔬菜、药材、草食牲畜、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链条,推动了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
九三学社与会委员认为,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呈现出项目缺少规划和管理、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项目缺少统一规划和管理。一是农、林、水等涉农部门的产业规划之间衔接性差,缺乏对基层乡镇农业产业布局的有效指导。地方各级政府对项目前景预期、引进企业分析不够,部分农业项目虎头蛇尾。如部分区(县)引进的油橄榄项目,因研判不足而流产;个别区(县)忽视本地品牌打造,盲目引进项目,地区之间产业同质化现象明显。二是农业、水务、国土等多部门涉农项目资金缺乏统筹整合,资金扎堆、资源浪费严重。如相邻的同类项目,一个扶持资金多得用不完,另一个却无任何扶持资金投入。此外,少数经营者一心谋求钻政策空子,项目报大建小、重复向多个部门申报、领取资金补贴后就销声匿迹等现象较突出。
2.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一是目前全市特色效益农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普遍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不高,各类农业企业基本停留在卖原料和初级加工状态,产品优势不明显,核心竞争力不强。如忠县2017年有特色效益农业基地66万亩,亩产值超万元的仅18万亩;“派森百”橙汁因技术创新不够致生产成本过高,难以走近大众;巫山红李虽然受消费者追捧,但总体规模小,线上销售仅三四天就售罄,市场占有率较低。二是特色效益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够。“农业+旅游”发展模式雷同,如涪陵大木花谷、垫江乐天花谷、石柱冷水云中花都是以花为媒,难以吸引更多游客,带动经济效果不佳。“农业+互联网”仅荣昌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平台实现了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其他效益农业基本处于对“互联网+”的摸索阶段,没有深度融合。
3.扶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特色效益农业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需长期帮扶。现阶段多为一次性补助,缺乏后期帮扶措施,项目因经营主体资金链断档而告终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农业经营管理和高级技术人才紧缺,多数区(县)对人才引进后的培养、管理、使用,以及解决人才在子女入学、就医等方面问题的政策还不健全。一些区(县)注重了外来高端人才引进,对返乡创业者关注不够。三是各级地方政府在支持农业项目融资上缺乏创新机制,农业经营主体在资金融通方面普遍存在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杂等问题,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为此,九三学社小组委员建议:
1.整合部门资源,加强项目统筹规划。一是建立全市特色效益农业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市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其他涉农部门配合,加强各区(县)农业产业布局指导,定期研究涉农规划,确保规划的无缝对接。各区(县)相应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指导辖区乡镇严格按照区域布局,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差异化发展,凸显地方品牌,避免产业同质化。二是严格农业项目备案抽查制度,市农业主管部门牵头,每年对各区(县)备案的农业项目进行抽查,严把项目资金扶持关口。区(县)农业主管部门和基层政府提前介入土地流转、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加大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风险防控和监管力度。三是探索成立市、区(县)农业开发平台公司,整合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国土等部门资金,确保农业项目扶持资金一个口子进出。年初综合分析各个项目的投资强度、建设进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情况,统一下达项目资金计划,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资金扶持要向生产能力强、带动效应好的企业倾斜。
2.科技带动联片发展,提升产业价值链和竞争力。一是培育壮大本地特色,指导各区(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当地特色资源,规模发展“产值上万、利润五千”的效益农业,将简单的农业项目向有机生命体征转变,产品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向兼顾人的精神需求转变,开展绿色、环保、安全、有机品牌认证,提升产业无形竞争力。二是探索邻近区县联片打造农业产业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抱团发展取得共赢。三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市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制定科技创新办法,加大农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鼓励科技人员创新研发,使农业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真正转移到为农业生产服务中。建立低耗高效、集约化经营的高新技术农业,创新农产品贮藏保鲜、冷链物流技术及精深加工技术,为农业科研和技术创新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创造必要条件,用新的品种、新的质量创造新的效益。四是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参照浙江安吉“洋家乐”、成都三圣“艺家乐”模式,在传统“农家乐”中注入重庆独有的山城文化、移民文化元素,打造高品质乡村旅游,发展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为一体的农业园区,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加快特色效益农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农业电商、智慧农业,提高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
3.完善工作机制,推动特色效益农业良性发展。一是完善特色效益农业项目补贴机制。市财政部门牵头修订完善特色效益农业项目扶持办法,建立项目分年度考评补助机制和后期帮扶措施,加强政府扶持和补助资金投入效果的监管,补助资金要与项目产值、带动就业挂钩。市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完善项目补贴资料审核办法,重点把控项目合法性、项目相关材料真实性、项目前景持续性,杜绝审批漏洞。二是健全农业项目人才管理办法。市人力社保部门牵头,制定农业经营管理和高端技术人才引进制度,解决其户籍、就医、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鼓励本地劳动力返乡就业,设立农民返乡就业奖励基金,根据企业提供证明,按返乡就业年数给予一定区域差异补助,为企业用工营造宽松环境。三是创新机制解决农业项目“融资难”问题。建议市财政部门牵头,完善财政资金扶持银行发展管理办法,鼓励金融部门加大农业项目信贷投入,将政府财政资金的开户、存放向发放贷款增量大、内部管理较好的金融机构倾斜。探索新型经营主体以流转土地合同质押,平台公司提供担保,政府贴息,银行放贷“联建”模式。探索开展金融资本合作社试点,吸纳社会资本入股分红。鼓励保险公司在农业保险基础上开发支农融资项目,化解农业企业经营风险。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