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浓墨重彩绘新景 绿水青山带笑颜

2018-07-12 15:56:33  来源:武陵都市报

黔江之美,显于山、露于水。倘使从空中鸟瞰,你还会发现,今日黔江,绿色已成为最美的底色,毫无遗漏地尽染山水:仰头山层峦叠嶂、苍翠欲滴,八面山林海浩瀚、植被葱绿,芭拉胡山雄水秀、幽深迷人……

如今,漫步在黔江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绿树、鲜花与城市繁华相得益彰,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让人沉醉。近年来,黔江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天蓝地绿水清为底图,构建绿色屏障;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擦亮山青地绿底色、勾勒天蓝水清画卷,让黔江的“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植树造绿

筑牢生态屏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黔江既是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更是一个绿树成荫的生态之城。走进黔江,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层峦叠峰的绿色冲击着你的眼球,让你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

“现在的黔江越来越美了,走到哪儿都是绿意盎然,在这里生活很幸福。”家住城南街道沙坝居委的罗伟告诉记者,自己每天早晨都要出门散散步、登登山,呼吸新鲜空气。他眼中的黔江,林木葱郁,植被繁茂,宜居宜业。

近年来,黔江区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级林业重点项目,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造林绿化事业成效显著。今年2月22日,在区领导的带头下,黔江区各乡镇街道、区级各部门在30个乡镇街道同时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种植桢楠、桂花、杉木、脆红李等苗木,迅速掀起了春季植树造林高潮。据了解,2018年全区将完成义务植树120万株。

春季植树,是黔江区多年来的传统,也是黔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最直接写照。据统计,自2000年建区至2017年,全区累计有541.1万人次参加各种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累计栽植桂花、香樟、栾树、桤木等各类苗木2804万株,造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截至2017年,全区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0.16%,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200万立方米。

绿色,既是黔江的底色、内涵,也是黔江的名片、品牌,是黔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未来黔江将重点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湿地修复等重点工程建设,2018至2020年,全区将完成营造林60万亩,形成布局合理、景观优美、功能明显、富有特色的城乡绿化生态网络体系,到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8%……届时,黔江将呈现出越来越高的颜值:树木环抱、绿茵遍地、四季有绿、出门见景。

守护绿水青山

改善生态环境

夏日的阿蓬江畔,层林尽染,碧水如烟,独具特色的民居点缀其间,别有一番风味。

家住冯家街道桂花社区的欧可说:“自从实行了河长制以来,河水更清了,河岸更美了。”

这,是黔江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环保五大行动”为载体,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黔江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努力让青山常绿、空气常新、碧水长流。

守住山青,大地常绿。近年来,黔江区不断完善综合管理,加大对森立资源、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2000年-2017年,黔江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级林业重点项目,植绿护绿,依法治林,全区森林资源实现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黔江大地的绿意越来越浓。

同时,黔江还实施了一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严守耕地、林地、湿地红线,实行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开展地灾防治、生活垃圾充害化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保持了全域土壤无污染、原生态、纯绿色;积极开展森林植物检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强化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禁止天然林采伐,使森林资源大幅度回升;先后建立了黔江国家森林公园、重庆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仰头山森林公园、武陵仙山自然保护区等,不断巩固城市绿化成果……经过数年的发展,如今的黔江,处处树木成林、绿草如茵,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旅游方兴未艾,成为了一座绿色生态宜居的秀美隽永之城。

守住天蓝,空气常新。近年来黔江区以巩固全国卫生城区为契机,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加强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提高城区和集镇气化率,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50天以上;打造城市“绿肺”系统,进一步提升了空气质量,截止今年6月30日,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77天,优良率97.8%。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推进“两城同创”向乡镇、村社区延伸,着力建设一批美丽乡村;同时,巩固发展“绿色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清新清凉峡谷城”“中国森林氧吧”品牌。

守住水秀,碧水长流。近年来,黔江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河长制督查巡查工作,强化水资源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17年以来,黔江区已建立起区、乡镇(街道)、村(社)•三级河长体系,并实施“双总河长”制,落实各级河长379名,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库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全区河库健康生命、实现河库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同时,黔江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全区年度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重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控制。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言万古诗。如今,黔江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城市“容颜”也更加美丽动人了。

推进污染治理与环境整治

提高群众生产生活品质

“现在农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生活品质越来越高。”水田乡龙桥村村民张灵书说起村里生活环境的变化十分高兴。“以前垃圾随地扔,生活用水乱排放,这些年环境逐年变好,村子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天蓝,地绿,水清,生态好。这样的美好,不是愿景,而是生活的内容。近年来,黔江区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污染治理与环境整治,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作为重点内容抓好、抓实,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状态,环保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环保重点工作稳步推进。一个环境更优美、生态更宜居的城乡环境日益显现,群众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更幸福的动人画卷正徐徐展开。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近年来,黔江区加强环境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重点行业、企业和重点污染源加强监管,实施部门联动执法,推动环保主体责任层层落实;高度重视环保督察,坚持边督边改,立说立行、即知即改,切实抓好群众来信来访案件、督察组反馈案件的整改落实。

今年,6月21日,重庆市第一环保督察组正式进驻黔江区开展环保集中督察,主要是督察黔江区委、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情况,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推动黔江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绿色发展。

“守护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是环保工作的职责;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没有污染的土地生产出来的食品,是环保人的神圣使命。”黔江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黔江区将以此次集中督察为契机,紧扣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督察组转交的群众来电来信举报的环境问题及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逐一自查,对标对表整改到位,把工作做实,让百姓满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黔江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生态优势,最好的资源就是绿水、青山。未来黔江将继续厚植生态优势,将一草一木、一树一花、一菜一果、都深深烙上“生态、绿色、环保”的印记。(记者 周艳红 实习生 罗秋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