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黔江区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以来,广大市民积极拥护和支持。一批批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学校、乡村和大院,他们为“创文”工作奔走呼号,出力献策。通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努力,文明之花在黔江大地盛开。
镜头一:6月28日上午,记者乘坐一辆从新华大道开往汽车西站的公交车,行驶途中,3名老人分别从不同地点上车。记者观察到,只要有老人上车,车上的年轻人就会主动让座,当3名老人分别上车后,3名年轻人先后都站了起来。简单的一幕,折射了黔江“创文”工作取得的实效,同时也体现了黔江市民文明素质有了全方位的提升。现在,乘坐公交车的年轻人、学生,只要看到有老人上车,他们都会主动让座。
镜头二:今年6月上旬的一天,市民袁先生和杨女士办完事后,从册山乘坐公交车返回城区,当两人上车后,才发现都没带钱包,乘坐公交又不能刷微信付款。袁先生和杨女士正在为难时,公交车驾驶员说“你们坐下吧,忘了带钱没关系”,公交车开到城区,袁先生与杨女士分别与师傅打招呼,这位师傅带着微笑,目送袁先生和杨女士离开。下车后,为了记住这辆公交车,袁先生立即拿出手机,拍下了这辆公交车牌号码:渝H08168。
镜头三:每天清晨,在城西六路与新华大道交汇处,一名身穿红马夹的中年男子,手执一面小旗,一会儿迎送学生过马路,一会儿又示意车辆通行,来来往往,一早上要跑几十个来回,为了学生和过往行人的安全,他全力以赴,高度负责。他是一名“创文”工作的志愿者,过往学生和市民及驾驶员,都为他的行为伸出大拇指。
镜头四:6月26日傍晚7时许,在武陵文化广场,一位母亲带着约8岁的女儿玩耍,当孩子的母亲拿出卫生纸擦脸后,8岁女孩提醒说:“擦脸后的卫生纸要丢到垃圾桶去,老师在学校常常说,要讲文明,不要乱扔垃圾”。孩子提醒后,母女俩会心一笑。
近段时间以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不论是在城区还是在乡村,不论是在社区还是大院,随处可见文明之举和文明场景。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展现了黔江区“创文”路上良好的社会生态。(记者刘良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