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要求要“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这不仅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美丽中国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5天,乡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阿蓬江两河断面水质保持Ⅱ类,消除了黔江河黑臭水体,流域内水质满足功能要求……近年来,黔江区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污染防治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时代赋予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完成,不能懈怠、不能停步。我们只有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解决环保重大问题,带动面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守住水污染治理“三个关口”,坚决打好水环境安全保卫战。市委书记陈敏尔要求,要严把水污染治理“源头关”“入口关”“处理关”,扎实推进“三水共治”。针对黔江区目前存在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畜禽养殖污染三大水环境污染源,要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解决好生活污水直排,全面消除黑臭河流;要加快整治“小散乱”企业违法排放污水,严禁新建、扩建排放持久性污染物的工业项目;全面落实河长制,大力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严禁在管控区域内人工养殖;积极推进农村河道疏浚,努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
共同守护好“黔江蓝”,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要按照保底350天的目标,重点加强交通、扬尘、工业和生活污染控制,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要紧盯影响黔江大气质量的重点领域,对“散乱污”企业实行改造提升、关停并转,对达不到标准工地一律停工整改。要加大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引导市民绿色出行。
守住“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底线,坚决打好土壤安全保卫战。良好的土壤环境是农产品安全的首要保障。要扎实开展评估调查,抓紧做好详查建档工作,做到基础本底、防控行业、污染地块“三个清楚”。要加大涉重金属行业企业的监管和改造力度,加强耕地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土十条”,加快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进度,坚决防止工业污染“上山下乡”。要大力实施“亩产万元立体农业行动计划”,建设一批绿色、有机农产品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效益,坚决守住黔江这片净土。
推进农村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坚决打好农村环境保卫战。全面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推动“厕所革命”、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三件大事,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聚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要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环境监管,抓好村庄净化、绿化、美化,着力打造美丽田园,实现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必须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防控生态环境风险为底线,以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责任为抓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早日建成山清水秀美丽黔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