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街道中坝家园全景。
认准路径
激发发展绿色动力
“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工业、生态民俗旅游业、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2018年全区“两会”上,黔江区对未来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最好诠释。
近年来,黔江区大力推进碧水、蓝天、绿地、田园、宁静“五大环保行动”,黔江因此荣膺“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称号,濯水古镇入选“新重庆十大文旅地标”,小南海镇、水市乡获评“重庆最美风情小镇”……绿色发展,不仅美了生态,让生态旅游更蓬勃,企业发展也更有活力。
冯家街道中坝家园民居。
其中,工业经济集群化初步形成,以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为主的新兴产业体系,依托卷烟及配套、新材料、生物医药、轻纺服装、农副产品加工、节能环保及其他新兴产业“6+1”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打造材料、纺织、环保三大产业园。
此外,黔江对资源利用效益不断提高,工业固废利用率、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均达到70%以上。
三岔河
强化措施
优化绿色生态底色
黔江区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城市建设,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集中整治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和修复,大手笔勾勒出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黔江区通过强化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共完成园林绿地建设100万平方米,完成营造林任务19万亩,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任务6万亩,完成退化林修复任务2万亩,巩固退耕还林23.15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2.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16%。
通过在全市率先推广夜市烧烤油烟净化车、取缔禁燃区内燃煤炉具、加大企业和道路扬尘治理等一系列措施,全域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另外,黔江扎实推进市上下达的城市饮用水源保护整治方案所涉项目任务,经过整治,3个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39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化区域河流综合整治,阿蓬江两河断面水质保持Ⅱ类标准。
以人为本
增强百姓生态福祉
行走在黔城大街小巷,校门前拥堵的小吃摊有了整洁卫生的便民服务疏导点,马路两边新增了整齐划一的停车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成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幸福指数的支撑点。
一直以来,黔江区持续强化环境整治,控制交通污染。划定黄标车限行区域,淘汰黄标车1234辆,完成机动车尾气排放道路抽检2038辆,城区范围内平均每月路检各类机动车3000余辆。
城区道路清扫保洁全面加强,严格执行“三洗三扫一冲一降尘”环卫作业模式,建立人工保洁常态化制度;加强免费洗车场管理,日冲洗脏车2000余辆。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境监管执法“零容忍、出重拳”等专项行动,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强力解决突出问题,让干净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成为城市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