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品质之城 魅力黔江

2018-04-03 14:31:36

西山公园风景如画 记者 王道 摄

恋一座城,爱一个家。近年来,每一个生活在黔江的人都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道路变宽,交通更畅,基础越来越好;干净整洁,绿地增多,空气更清新,环境越来越美;邻里和睦,文明有礼,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品质越来越高。

基础设施齐全

黔江,这颗镶嵌在武陵山区的闪耀明珠,正以它生态、卫生、文明的形象,向人们展示着它的魅力和辉煌。砥砺奋进的全区各族儿女,用勤劳和汗水,用智慧和文明,为城市建设书写了一页页精彩的答卷——脱贫攻坚和“两城同创”结出硕果,实现全区脱贫摘帽,获得“国家卫生区”这一全国城市环境卫生最高荣誉,老城功能进一步优化完善,新城发展进一步加快,一批特色集镇、边贸重镇与产业大镇渐次兴起,城乡居住环境大幅改善,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高。

小学生志愿者活动

城市建设:

绿色为本底 民生为导向

阳春三月,满城春色关不住,山水盛宴入画来。穿行在黔江区大街小巷,目之所及,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绿树、鲜花与城市繁华相得益彰,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让人沉醉。家住城南街道山台山小区的王亚乐由衷地感叹:“家在黔江,山好、水好、人也好,很幸福。”

到了傍晚,三五成群的市民漫步在三岔河武陵水岸,清风习习、杨柳依依;“扬帆远航”为主题的迎春灯饰,五彩缤纷、流光溢彩,好一座巧夺天工的“绿色氧吧”。

绿意浓浓不仅在河滨公园。游走在黔江城,满目葱茏,处处皆景。武陵文化广场上,绿植错落有致,假山流水相映成趣;红军广场,红色文化雕刻大气磅礴,绿树环绕中魅力尽显;新华东路上,围栏之间,姹紫嫣红,香樟抽绿,美化城市环境……生态环境建设,让黔江城市环境更优,市民的生活品质更高。

2017年,黔江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6天,森林覆盖率达到60.16%,好生态、好环境成为黔江靓丽名片。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黔江区还坚持民生为导向,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新城 “两纵八横”路网骨架基本成型,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武陵山商贸城建材馆等市场建设加快推进,黔江碧桂园、中央公园城等房产项目有序推进,新城人气商气加快聚集,城市形象进一步彰显;老城“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推进人口疏解,治理“城市病”,宜居水平进一步提升,北部环线建成投用,新黔大道实现贯通,完成文峰路等破损道路改造,开工魏家塘河堤人行通道工程建设,基础得以夯实。智慧“黔江”建设成效明显,“交通网”“水利网”“环保网”“信息网”“能源网”亮点纷呈,初步构建了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动“厕所革命”,缓解“停车难”“行车堵”,全力补齐一批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河滨路的宣传牌

“创卫”成功:

环境得改善 群众更满意

一项项殊荣足以见证黔江城市发展取得的成效。2017年,黔江区被全国爱卫办命名为“国家卫生区”、 再次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等多项殊荣。

“这里以前就是个喳闹的小市场,脏、乱、差的环境,住起很烦人。全得(全靠)‘两城同创’工作的开展,才彻底整治好了,现在住在小区里,舒服多了。”家住黔江城区祥龙苑小区的吴洪波,谈到“两城同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受益良多,感触颇深。

在他的记忆中,曾经的祥龙苑,就是一个乱糟糟的“小炒”市场,卖炒饭、炒面、快餐等小吃门面脏乱嘈杂;“两城同创”工作的开展彻底改变了这里,市场还是那个市场,但环境,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干净、卫生,清新、靓丽。

这,仅是黔江区“创卫”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创卫”过程中,黔江区委、区政府立说立行,兑现了对老百姓的承诺。彻底解决了废旧回收门市、27队菜市场搬迁、长征北路赶集搬迁及三轮车、牛皮癣、污水粪便直排等“疑难杂症”和“老大难”问题,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点赞,也得到了全国爱卫办的认可,一举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

一路走来,广大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创卫”成功,既是城市的光荣,更是全区上下砥砺前行的动力。不断巩固创卫成果,才能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让群众满意。

为此,黔江区在巩固创卫成果中,遵循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目标,突出“显山露水、清新清凉、低碳环保、生态宜居”特色,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建立起设施维护、环卫保洁、市容秩序、园林管护等城市管理常态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助推城市管理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迈进,提档升级管理水平,助推“城市靓区”建设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绿色新村”创建,抓好重点集镇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片、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发展一批旅游重镇、边贸集镇和特色产业集镇,有序引导农村人口向集镇、安置点集中,保护好乡土自然景观和民俗村落,努力把城市做靓、把集镇做靓、把农村做靓。

黔城一角

合力“创文”:

品质得提升 获得感更多

春暖花开,伴着清晨的花香,迎着火红的朝阳,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站在各个路口,开始新一天的志愿服务:引导车辆礼让行人、帮助老人和小孩过马路、教育行人文明出行……

今年45岁的龚明波,在黔江城区自主创业,开了一家公司。他说:“黔江人民的素质越来越高了,志愿服务、诚信体系建设等‘创文’工作的开展,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生活环境、市场环境越来越好。”

来到黔江,走进黔江,你一定能和龚明波一样,深刻感受到,这里的人民,和谐、友善;这里的文化,繁荣、兴盛;这里的文明,耀眼、璀璨。自黔江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启动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广泛发动、上下联动、全域创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在2018年2月14日,中央文明办公布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中,黔江区“榜上有名”。

志愿者服务走上街头

这张“入场券”来之不易,黔江人民更加珍惜。

——创建力度大,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强。全区通过完善村社区公共服务阵地、建设改造城区无障碍设施、健全窗口行业投诉机制、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劝导“十乱”不文明行为等便民惠民措施,市容市貌更加干净整洁,市民对环境卫生的满意度达到97.1%,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便利,极大地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提高。

——全民参与率高,氛围浓厚。通过持续开展“创文明城区·建美丽黔江”“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文明在行动,黔江更洁净”等创建活动,深入推进不文明行为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市民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闯红灯、横穿公路、乱停乱放、乱吐乱扔等不文明现象少了,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卫生、与不文明行为作斗争的现象多了,广大市民对黔江的热爱度和归属感显著增强。

——创建机制新,文明细胞繁衍聚集。通过抓早抓小,常抓常新,深入实施10多项文明创建活动,全面复查和巩固创建3个国家级文明单位、69个市级文明单位、9个市级文明村镇,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3个、全国文明村镇2个,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进单位1个;获评“重庆市最美家庭”4户、“重庆好人”28人、入围“中国好人”候选人1人,评选区级文明家庭150户、“黔江好人”109人。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2018年,黔江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区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对接、深入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和“三项攻坚战”,开启美丽黔江建设新征程,努力把黔江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清新清凉峡谷城、宜居宜业宜游品质城市,坚决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黔江大地上。

(记者 周艳红/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李诗素摄)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