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艳红)“good!”“nice!”……日前,数十名外国留学生来到黔江区濯水景区,对当地美丽的自然环境、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等连连点赞。
近年来,黔江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乡环境更优、更美,群众满意,游客增加,助推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全区将围绕“紧扣一条主线,突出两个核心,取得三个明显成效”(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美丽黔江建设为主线;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为核心;确保美丽黔江建设共治共享明显推进、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明显减少)的总体思路,确保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力争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以上。
今年,将全面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着力提高各级各部门生态环保齐抓共管意识,自觉履行生态环保主体主管责任,引导全社会共同参生态环保建设;严守生态红线管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两个自然保护区监管,确保黔江山更青、生态更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推动形成全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识,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工业、生态民俗旅游业、生态特色效益农业,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加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全力抓好阿蓬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城周山体保护和裸露山体修复、生态水系和森林植被保护;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入推进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等,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启动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社区)、乡镇(街道)、区创建活动,加快形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黔江。
同时,全力抓好环保五大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保卫攻坚战,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以防治PM2.5为重点,积极防范和应对重污染天气,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0天以上;打好水源水域保护攻坚战,加大水源水域保护,确保3个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37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不低于90%,阿蓬江两河断面保持Ⅱ类;打好土壤及固废防治攻坚战,确保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打好治污设施建设攻坚战,推进督促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深入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加强农村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加快乡镇二、三级污水管网建设,扩大集镇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提高处理能力;加强小南海十三寨景区等重点区域环境污水整治,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运行管理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改善,推进美丽黔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