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黔江正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热潮,鹅池镇在学习宣传贯彻过程中有哪些具体作为?又是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呢?日前,记者采访了鹅池镇党委书记冉俊番,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怎么说。
冉俊番说,当前,鹅池镇从党委中心组、镇村干部、辖区群众三个层面,结合政治生态、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五个方面作出学习安排,坚持抓住关键少数、形成头雁、引领全面的原则,通过专题集中学、分类辅导学、条块结合学、田间地头学等方式,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围绕“产业富镇、商贸活镇、文化兴镇”的工作思路,为加快建设美丽鹅池、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撸起袖子加油干。
按照“产业富镇、商贸活镇、文化兴镇”的发展思路,打造“一区两县边贸大镇”的总体目标,重点在“绿色、生态、特色”上做文章。第一,围绕实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突出精准,将减少贫困人口90人以上,巩固脱贫306户1070人。第二方面,大力推进“三变”改革,以“亩产万元立体农业行动”计划为抓手,多方位编织“脱贫产业网”。今年,新建中药种植基地3个,“泥鳅+莲藕”“泥鳅+水稻”等立体种养基地3个,“食用菌+西红柿”种植基地1个,发展亩产万元立体农业1200亩。同时,种植烤烟3370亩,蚕桑1750亩,核桃、辣椒、黄花等效益农业6700亩。第三方面,结合深度贫困村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等需要,筑牢“基础设施网”,进一步巩固凤池小区建设,完善客运站、休闲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搞活商贸,扩大边贸的辐射和影响力,改善群众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冉俊番说,鹅池镇准备从“巩固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两方面,充实美丽乡村内涵。第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保护传承南溪号子非遗项目基础上,通过基地传承和民间传承的方式,不断挖掘内涵,新编文明号、普法号,促进法治和徳治工作紧密结合,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同时,通过加快文明家庭、新乡贤、文明院落等创建,持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引领村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生态文明意识,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宣传引导、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植树造林、深入落实“河长制”等措施,确保南溪河、胜利河等溪流碧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