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黔江区“两会”召开在即,这既是全区54万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承载着社情民意的盛会。1月4日,记者就如何尽职履责、参政议政,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发展等问题,采访了区政协委员庞友海。
从教34年的庞友海,在三尺讲台上,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为黔江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个人的智慧力量,特级教师、重庆名师、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西南大学特聘兼职教授、中央统战部专家库成员等荣誉和称呼,见证了他的青春和事业,也见证了他教书育人的赤诚之心。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说:“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最熟悉的是教育行业,最关心的也是教育事业发展。”
“政协委员的职责就是参政议政,写好提案,为地方发展贡献个人力量。”在教育岗位上,庞友海勤勤恳恳,不但教好书、育好人,还积极履行委员职责,贴近群众、服务民生,认真搜集社情民意,所写的提案,受到市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中,《关于加强重庆市贫困地区骨干教师培养 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的提案,得到了市政协的认可和重视,市教委积极采纳了提案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多次邀请庞友海参加相关政策研究的会议,落实了对渝东南、渝东北贫困区县骨干教师培养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了全市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性工作。”庞友海在走访群众的过程中发现,近年来,黔江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蓬勃向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教育资源配置、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因此,在今年的“两会”上,他所写的提案,依然和教育相关,建议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落实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等。
“扶贫还需扶智。”庞友海十分关心黔江的脱贫攻坚工作,他说,随着黔江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部分困难群众在精神上还“缺钙”,“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为此,他结合实际,在提案中建议,加强贫困群众的宣传教育,增强其增收致富信心,不等不靠不要,勤劳致富。
同时,他还十分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他说,黔江区正在大力推进旅游大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旅游文化产品,需要深入挖掘,加强保护,做好传承,为全域旅游发展增加内涵。
“黔江人民勤劳、朴实,一定能够创造新业绩、迎接新未来。”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11月,庞友海被评为重庆市首批教学专家工作室导师。他说,这对于他个人来说,既是动力,更是压力,将更好的履职尽责,为黔江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共同开启美丽黔江建设新征程。 (记者 周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