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八个一法治工程深入人心

2016-09-18 11:00:13  来源:今日钱江  作者:SystemMaster

——黔江区荣获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区系列报道之五

在“六五”普法中,黔江区为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扩大普法覆盖面,让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创新普法载体,从2013年开始,推出了“八个一法治工程”项目。

创办一份“法治报刊”。《黔江法治》宣传资料为双月刊,作为黔江区专门的法治宣传报,每期4版,一版为全区法治建设重大新闻、工作安排部署;二版为镇乡、部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动态;三版为以案释法,典型经验介绍;四版为热点法律知识问答、新颁法律法规摘登,免费发至全区各部门、中央市在黔单位、各企事业单位、各学校、各街道镇乡、村(社区)、大院(小区)、各调解组织、普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普法宣讲员。到2015年底已出刊25期,向群众发行10万份。

开设一个“法治短信”。在《黔江手机报》上开设“法治之窗”短信栏目,每月发送2期法治信息。共已发送法治短信73期,每期受众近10万人。

组建一批“法治文艺”宣传队伍。全区30个街道镇乡分别组建一支法治文艺宣传队伍,自编自演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法治文艺节目,通过歌舞、相声、快板、三句半等多种方式将法律知识送到老百姓手中,让他们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如在2012年“三月法治宣传月”活动中,黑溪镇法治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了一场以“平安黑溪,多彩九曲”为主题的法治文艺节目,用歌舞、小品、快板、腰鼓、魔术等形式诠释了法治文化的内容,教育和引导全镇干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义务法治文艺宣传队在全区巡回演出110余场次。

开通一批“法治广播”。借助“村村通”广播平台,在全区27个街道镇乡、62个村(社区)开通“法治广播”,定时向干部、学生、群众宣传普及法律常识。法治广播宣传1000余次。

编写一本“法治书籍”。组织力量编写《公职人员常用法律知识读本》,作为“六五”普法的必读书目,印制4万册发到全区公职人员手中。针对近年来部分群众在主张权利时,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按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是采取堵路阻断交通、游行示威、违法上访、非法集访或者暴力、威胁等方式来解决问题,组织人员将发生医疗纠纷后怎么办?购买商品房建筑质量出现问题怎么办?小区住户因物业管理发生纠纷怎么办?征地拆迁补偿、违法建筑的处理和采取非法方式会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等分之(一)、之(二)编印成小册子,共计发放6万余册到各街道(镇乡),教育公民依法维权。

设立一个“法治警示”教育基地。在黔江区看守所设立法治警示教育基地,组织全区领导干部、重点岗位的中层干部、企业经管人员、初中以上在校学生,分期分批到法治警示教育基地接受现身说法警示教育。共开展警示教育20余次,受教育人数2.3万余人次。

建立一批“法治学校”。在全区30个街道、218个村(社区)各建立一所“法治学校”,定期不定期组织重点对象开展集中学法活动。法治学校共开展各种培训、学法活动600多次。

培养一批“法治骨干”。在全区各部门、企事业单位、中央市在黔单位和各街道镇乡培养至少2名以上“法治骨干”,各村(社区)3名以上,各村(居)民小组4名以上。全区已培养法治骨干4000余人。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